參加音樂比賽曲子「越難」分數會越高嗎?如果上台彈錯音會大扣分嗎?音樂評審解惑時間到!——專訪資深鋼琴評審吳京蔓、易繼心、張嘉琪老師

本篇字數:2,610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參加音樂比賽的時候,有那麼一群人,會使我們心情七上八下,在結果未知的情況下很可能難以下嚥坐立難安;甚至還會因為他們「下筆」的瞬間,就決定會是滿臉笑容、抑或是滿面愁容的重大結局⸝⸝ʚ̴̶̷̆ ̯ʚ̴̶̷̆⸝⸝

沒錯,他們就是跟比賽結果緊緊綁在一起的——評審老師們!

不知道常常參加比賽、或想參加音樂比賽的你會不會很好奇,究竟評審老師都是用什麼標準打分數的呢?他們會不會因為參賽者選的曲目比較難,所以給比較高分呢?

你們的心聲,我們聽到了!今天,我們就邀請到擔任音樂比賽評審多年經驗的吳京蔓、易繼心老師和張嘉琪老師,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替大家做最詳盡的解答(絕對是家長孩子們必看!)

曲目的選擇,以技巧能勝任為上

Q:比賽時所選的曲目,是否越難才能提高分數與名次?

A:不見得,比賽曲子的選擇一定要以演奏者「技巧是否能勝任」,以及「音樂詮釋是否完整呈現該曲風貌」為第一考量,硬彈大曲子若不能表達作曲家想要的意境,也是枉然。

Q:對於家長們常說的:「別家孩子彈錯音,卻分數高,很不公平!」這段話有什麼想法?

A:現在家長大多過於追求名次、技術,而忽略學習音樂最重要的本質。對我來說,「如何將自我感受透過演奏傳遞給聽眾」,才是音樂藝術最有意義之處。

Q:對於「彈大曲子,比賽才會贏」,這個觀念有什麼樣子的看法?

A:當然這是臺灣比賽中一直以來的迷思,但誠如前面所述,「曲子越難在比賽難道就越吃香?」倘若不能將技巧、作曲家想要的感受成熟展現,選了大曲子反而使自己在舞台上無法好好伸展開來,最後的成績好壞可想而知。

所以,「彈大曲子就會贏」追根究底還是源自於家長們本身固有的看法,甚至會導致老師們無法給予專業建議,只能隨波逐流就這樣成了惡性循環。但從這幾年在台灣各大比賽中,我們也發現得獎者的曲目已開始較少出現超齡的曲目,這也證明了:適合自己,能展現自己優點的曲目才是好選擇。

Q:評審老師們會想聽到參賽選手那些不同面向的表現?

A:除了原本該有的基本技巧以外,更重視對於作品的音樂詮釋、想法、正確的風格,以及參賽者在演奏上有著什麼樣的個人獨特魅力。

奧地利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鋼琴演奏碩士吳京蔓教授。

錯音其實真的沒那麼嚴重!比賽結果是多面向的考量

Q:比賽時所選的曲目,是否越難才能提高分數與名次?

A:比賽曲目並非越難越好,而是要選難度適合而且自己能夠發揮的曲子。如果難度過高無法勝任,不僅無法表現音樂,還容易暴露短處,反而無法獲得高分與好名次。

Q: 對於家長們常說的:「別家孩子彈錯音,卻分數高,很不公平!」這段話有什麼想法?

A:彈錯音的原因與狀況有很多,有些因為沒有即時發現並改正、有些則是因為技巧問題而出錯,還有些是因為譜背錯,導致在台上演奏時忘記而出錯。

錯音對於演奏的影響必須視狀況而定,無法一概而論。比賽時彈錯音的確會影響分數,但也要看是怎樣的錯音,況且影響分數的原因很多,不是單憑「完全沒犯錯」就可以拿高分。總的來說,比賽的成績是評審就諸多不同面相考量而得的結果。

Q: 對於「彈大曲子,比賽才會贏」,這個觀念有什麼樣子的看法?

A:彈大曲子比賽才會贏是不正確的觀念。一般所謂「大曲子」是指難度高的曲子,通常都是有名的曲子。在台灣的比賽常見到某些樂曲一再被演奏、選曲的重複程度很高,是因為教師家長們以為某些曲子容易得到好成績。但其實,評審不會因為選了大曲子就給比較高的分數;反而會因為是大曲子,可能會有更高的期望與嚴苛的要求。

此外,選太有名的曲子還有可能造成容易與其它參賽者撞曲、造成被反覆比較的結果,因此,如果難度超過自己程度太多,會更容易自曝其短,反而影響成績。

Q: 評審老師們會想聽到參賽選手那些不同面向的表現?

A:樂曲詮釋方面,包括對於樂曲風格、特色的了解與發揮,是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等;技術方面,除了準確度、力度、音色、速度,還有音響效果、樂器特色的發揮等,就鋼琴而言還包括踏板的使用。

美國馬里蘭大學音樂藝術博士易繼心教授。

藝術的迷人之處在於感動人心

Q:比賽時所選的曲目,是否越難才能提高分數與名次?

A:唯有瞭解藝術迷人之處,才能夠有機會說服他人「認同自己創造出來的藝術是有價值的。」對於比賽來說,選曲是相當重要的要素,曲目最好能夠在規定的表演時間內盡可能展現優點,包含樂譜理解的完整度和技巧控制的準確度等等。所以,曲目更應該要以符合學生的程度去挑選,使得學生能夠以理解的方式來表現,並且保留演奏者的原創性,而並非劣質的仿冒品。

Q:對於家長們常說的:「別家孩子彈錯音,卻分數高,很不公平!」這段話有什麼想法?

A:如果一場比賽的結果是在計算彈錯音的次數,那麼我想,這一定不是一場精彩又激發孩子潛力的比賽。畢竟,比賽的用意在於,我們得以透過比賽的過程得到許多學習的啟發,並檢討這段時間的學習表現和生活習慣安排等等,這些都是舉辦活動的初心,家長們也能夠透過這些活動學習,例如正向思考、正面的價值觀和陪著孩子面對成功與失敗等。

更何況藝術的迷人之處絕對不在彈錯多少音,應該是如何感動聽眾的內心。

Q:對於「彈大曲子,比賽才會贏」,這個觀念有什麼樣子的看法?

A:理解音樂本意才能夠試圖感動聽眾,倘若選太大的曲目,只會展現自己的不足,根本無法加分,因為太難無法理解,又如何表現呢?

Q:評審老師們會想聽到參賽選手那些不同面向的表現?

A:評審老師都希望能夠給予公平公正的成績,心中都會有一把尺隨時在丈量著,一般來說分成兩個部份來討論:「不扣分」和「可加分」。「不扣分」是指對聲音的控制和音樂的理解,要能夠發出適當的聲音才是有效率地控制聲響,音樂的理解要符合學術性和風格;「可加分」則是指參賽者的魅力所在,包括生活經驗的累積、老師或是從各個方面累積的藝術激發和日常生活的習慣等,都會影響個人魅力所在。

德國漢諾威音樂院最高獨奏家文憑張嘉琪教授。

一場比賽,無論我們選擇什麼樣子的曲目,希望都能盡其所長、擁有具有個人魅力的詮釋;一場比賽,無論結果為何,希望我們都能回歸到藝術的本質加以思考,或許會對自身的成長有更多進步。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在比賽選曲上、觀念上、心態上都有所收穫!

如果你對參加音樂比賽很感興趣,歡迎可以來看看這一篇!傳送門在這:《報名音樂比賽前必看!參加音樂比賽究竟是好是壞?又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曲目?——專訪蘇敬涵、卓怡君老師

Karen Lee
Author: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