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〇年代也太狂!藝文發展史特展在北美館!

本篇字數:1,242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文/林雅淳

1980 年代的臺灣是甚麼樣子?除了政治與社會迎來轉捩點之外,藝術領域也隨當時的潮流遍地開花!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中,分為五個展區:「前衛與實驗」、「政治與禁忌」、「翻譯術與混種」、「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與「匯流與前進」,深度探索當時的「跨領域」,多面向呈現八〇年代的藝文發展,讓喜愛藝文與歷史的民眾帶走滿滿收穫。

實驗風潮無法擋,突破禁忌求創新

1980 年代是臺灣解嚴前後的分水嶺,儘管限制與禁忌無處不在,藝術家仍試圖在創作自由與當局認可中取得平衡。「前衛與實驗」將時間拉回 1983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甫創立時的樣貌,也帶民眾看到藝術家勢不可擋的創作慾,如陳介人(陳界仁)、林鉅、高重黎、陳界仁、王俊傑等人的作品。展區現場還有當時展出的部分作品及文獻檔案,復刻當時的實驗浪潮。

「政治與禁忌」則著重於 1987 年解嚴後政治社會氛圍的轉變,歷史終於不再是政府的一言堂,變成可讓大眾分享與對話的場域,例如從北美館的「紅星事件」(1985-86)就能看出,輿論對官方亦有影響力,不讓藝術家的創作受政治型態的干涉。

自解嚴後,藝術家的創作越來越多元且不受到政治形態影響 圖/北美館 Facebook

外來本土多碰撞,自我認同繼續找

當通往國際的大門打開,思想與創意也產生更多碰撞的火花。「翻譯術與混種」呈現 1980 年代臺灣受到西方思潮影響,大量翻譯著作與影音作品也接連出現。無論是各家出版社引進的翻譯作品,或是搖滾樂、港劇與金馬獎國際觀摩影展的引入,都激起人們「探索」和「表達」的慾望,與本土思潮混合後,成為在地化的「混種」。

「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則以「紀實」攝影作品為主,呈現彼時臺灣面對中美斷交和解嚴,人們如何面對嶄新局勢,以及在自我認同間擺盪後找到定位。當時的作品與其說是回顧,不如說更像是預言,暗示數十年後的我們也正面臨相同問題,個人、社會、國際的對話也持續進行。

除了繪畫創作之外,現場也有紀實的攝影作品 圖/北美館 Facebook

資訊交流催啟蒙,社會變革看藝術

最後一個展區「匯流與前進」,點出「報紙」在當時扮演什麼樣的重要角色:身兼聚集、流通及轉化資訊,也因應黨禁成為集結會社的替代方案。各種交流平台讓創作人得以抒發,進而討論辯駁甚至凝聚共識,顯示思想的匯聚不只是個人的自我覺醒,也是整體社會的啟蒙。

臺灣的「跨領域」並不是現代的專利,而是歷史脈絡下社群的必經與演變。1980 年代是臺灣的關鍵時刻,即使當時各領域未有系統性分工,彼此混合後反而讓文化之力累積更多能量,蓄勢待發等待更自由的時刻。歷史與文化無法分割,而在「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也能看出藝術反映時代脈動與變革的功能。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在 2022 年 12 月 3 日~2023 年 2 月 26 日於北美館 1A 、1B 展覽室展出。

※如果你很喜歡北美館狂八〇展覽的話,你肯定也會想看看 NOS 攝影展!傳送門在這:《NOS 攝影展 2.0 讓你化身黑衣人,體驗幕後技術職人的一天!》※

AQ廣藝誌
Author: AQ廣藝誌

廣藝基金會成立的「AQ廣藝誌」,為表演藝術訊息刊登平台,讓展演訊息互動流通。

AQ廣藝誌
廣藝基金會成立的「AQ廣藝誌」,為表演藝術訊息刊登平台,讓展演訊息互動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