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上的 f 型洞洞,其實是失手才出現的?
本篇字數:613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8
難過0
驚訝1
有趣2
本篇字數:613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提琴上的孔是 f 型?不是圓的、方的或其他形狀呢?究竟這個 f 孔是為了裝飾還是有什麼特別的功能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聲音及流體力學研究者 Makris 和位於波斯頓的製琴師合作,他們研究了上百把從以前到現在的名琴,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到 f 孔和小提琴的背板的厚度,竟然對小提琴的聲音有著極大的影響!
小提琴的發聲原理是弓毛摩擦弦之後,把振動透過琴橋傳到琴面,再從音柱傳到背板,整把琴的振動和周圍空氣互動之後,就會發出我們聽到的琴聲。研究發現,越厚的背板越能提升小提琴的聲音,而音孔的周長也比起面積更能影響聲音!研究者注意到,從阿瑪蒂到史特拉底瓦里再到瓜奈里,小提琴的音孔越來越長,背板也越來越厚!
那麼 f 孔到底是怎麼從圓形變過來的呢?難道這些製琴師其實是時空穿越者,他們都懂科學?研究者表示,還真的不一定,說不定他們都是隱藏的科學家!不過更可能是在「失誤」中意外的收穫。
什麼意思?一把名琴你跟我說是失誤來的?在製琴的過程中,因為是手工,所以可能在製琴師刻音孔的時候不小心失手,刻出了不同的形狀,結果意外發現:欸?聲音變好了欸!慢慢的,提琴的孔就從圓形、半圓、c型到現在我們熟悉的 f 型了!
我們無法得知這些製琴師是怎麼發現這些原理的,也許他們根本也不懂,卻能製作出這麼棒的樂器,研究者 Makris 就說:「製琴是一個魔法!」似乎一點也不為過呢!
1 MIT News 《Power efficiency in the violin》
曾任音音有代誌的編輯,從小學音樂後來跑去讀別的科系最後又回到音樂的世界。有一點點奇怪有一點點可愛,是貝多芬、Day6、小提琴家陳銳和金本索里的狂熱粉絲。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