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音樂毅力」的代名詞,更是拉赫曼尼諾夫唯一在世的學生!——關於鋼琴家史蘭倩絲卡

本篇字數:2,886 字閱讀時間:5 分鐘

今天,我們要帶大家認識「拉赫曼尼諾夫最後唯一在世的學生」、被紐約時報譽為「莫札特以來最耀眼的音樂神童」的鋼琴家史蘭倩絲卡(Ruth Slenczynska)!

天才的反面

神童的背後,藏著滿滿辛酸。三歲時,史蘭倩絲卡爸爸對女兒進行「嚴格的培訓計畫」,那個時候,她每天要練琴九個小時,如果彈錯一個音,就會遭到爸爸殘忍的耳光相待;如果不練習,就會遭到可怕的棍子追趕。

練習、上台、練習、上台……四歲到十四歲,史蘭倩絲卡就在這樣的循環中度過。就算小小年紀走遍柏林、巴黎、紐約等地巡演,在許多觀眾眼中還是那個「震驚樂壇的小小天才」;然而,她卻認為當時的表現都是一場騙局,因為「沒有任何孩童可以將當時演奏的曲子確實彈好,並賦予它們生命。」

4 歲的史蘭倩絲卡。圖/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UNY):Ruth Slenczynska, the pianist who took her future in her hands( PHOTOGRAPH BY KATHLEEN DOUGAN)

不過,這段艱難的演奏生涯,並未將她與音樂的關係消磨殆盡。這段日子中,她仍舊感受到音樂的美麗和慰藉,「很多困難的時候,都是音樂陪我度過難關。」(During bad times, it was music that got me through.)(這段艱難的經歷也被史蘭倩絲卡收錄於自傳《 Forbidden Childhood 》中

15 歲時,她總算受不了父親的掌控和虐待,中斷了演奏生涯,後來更離家出走,到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讀音樂,更在 19 歲時就走入了婚姻。

演奏時的史蘭倩絲卡。圖/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dwardsville官網

十年之後,離婚後她才重新回到舞台,在南伊利諾大學艾德華村分校(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dwardsville)擔任駐地藝術家,同時教授鋼琴。

到了七十從心所欲之年,史蘭倩絲卡移居紐約,持續教學生涯。現在的她,縱使慢慢地淡出演奏生涯,可對音樂的愛,依舊不變。「我很幸運,我的手沒有任何疼痛,仍然像我三十歲一樣。或是這正是音樂的美麗之處,它永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I’m a very fortunate lady, and my hands are as youthful and free of pain as when I was 30,It’s because of the music. It will always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who I am.)

與拉赫曼尼諾夫

談起與拉赫曼尼諾夫之間的緣分,史蘭倩絲卡仍歷歷在目。她在代替受傷拉赫曼尼諾夫上台之後收到他的「上課邀請」,那天,是星期三。

第一次上課前,她不但很緊張、害怕,身體還微微顫抖,「當拉赫曼尼諾夫打開門的那一瞬間,我看了一個很高、手指很修長的人,他對著我說,『妳就是舞台上演奏鋼琴的人?』」(This very tall man opened the door and looked down at me. He pointed at me with his long finger and said, ‘that plays the piano?’”)

然而,有「六呎半的苦瓜臉」稱號的拉赫曼尼諾夫,為了小女孩,也願意放棄嚴肅的一面。為了緩解史蘭倩絲卡的顫抖,拉赫從口袋拿出一張紙,畫了一艘船送給她。此舉成功緩解了史蘭倩絲卡的顫抖、還讓她笑了出來,於是,拉赫曼尼諾夫請史蘭倩斯卡開始演奏,還請她把原本降 E 大調的曲子,試著用 G 大調演奏看看。演奏完之後,拉赫曼尼諾夫拿出了筆寫下了自己的「Prelude in D major, Op. 23, No. 4」一曲,請她下週演奏給他聽。

拉赫曼尼諾夫。圖/wikipedia

從船開始的溫馨上課之旅,就此開啟(笑)。接下來兩個夏天,拉赫曼尼諾夫悉心教導史蘭倩絲卡,除了必須思考音樂與作曲家之間的關係,也告訴她作品中融入歷史與情感的重要性。拉赫更送給了她一條法貝熱彩蛋(Faberge Eggs)的項鍊,展現了真摯的師徒情誼。

拉赫曼尼諾夫在世時,並未教導太多學生,1976 年去世的鋼琴家 Gina Bachauer 就是其中一位。而身為大師唯一在世的學生,史蘭倩絲卡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不僅僅是老師,也是一位善良的人,就像祖父一樣。」(He was more than a teacher — he was a kind person, like a grandfather.)

毅力

現在的史蘭倩絲卡,已不再是當初跟拉赫學琴、還會顫抖的小女孩;不過,唯一不變的,或許是音樂。今年99 歲的她,始終與鋼琴保持親密關係。兩年之前曾以 97 歲的高齡,與 DECCA 唱片合作發行新專輯《My Life In Music》。專輯收錄了「老師」拉赫曼尼諾夫、「同學」巴柏(Samuel Barber),以及蕭邦、葛利格、德布西等人的作品,展現了精湛技巧和豐沛情感,大師鋒芒嶄露無疑。

談到專輯,史蘭倩絲卡感概地說,以這個年紀發行專輯,真的讓人難以置信。但如果大家喜歡自己的音樂,當然會很感激,畢竟音樂的本質就是要帶給人喜悅。

除此之外,雖然 80 歲之後就不再舉行大型公開音樂會,史蘭倩絲卡仍會以個別課的方式教導學生、開設大師班、擔任鋼琴比賽評審、舉辦講座……,致力於音樂教育,穿梭在任何與音樂有關的事物中。

台灣

有趣的是,史蘭倩絲卡也與台灣緣分不淺。她多次來台舉辦獨奏會,還曾在東吳大學音樂系擔任客座教授一年。她說,「我從沒想過我會住在台灣,想都沒想過。但我以前的學生王潤婷告訴我東吳大學要慶祝建校週年,因此要邀請外國藝術家來台當客座教授,當時因為我丈夫過世,我非常難過,她認為可以藉這機會轉移我的注意力,不要當一位悲傷的寡婦。所以我就決定來台灣。」

在嚴厲練琴過程中長大的她,長大了,卻用截然不同的態度面對學生,和藹可親是她的特色;總是從不藏私,總是溫柔傳送多年累積的演奏技巧。學生們對她愛不釋手,稱她為史奶奶。

在這個社群爆炸、資訊流動快速的時代,能保持專注力已經很困難,更何況是要長久對一件事保持熱愛與毅力。可從 4 歲開始一路到 99 歲,從史蘭倩絲卡身上我們不僅看見了投注在音樂中的毅力,更多的是掙扎中仍舊堅持、沒有失去熱愛事物本質的可貴。

說她是「音樂毅力」的實踐者,再適合不過了。

看完史蘭倩絲卡的故事,可以改看拉赫曼尼諾夫的故事!這邊走:《精通音樂還是「駕駛」大師?人高馬大的大手音樂家拉赫曼尼諾夫!

Karen Lee
Author: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