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的前身是「它」!中世紀修士都懂看的「紐姆譜」!
本篇字數:1,232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8
難過1
驚訝2
有趣4
本篇字數:1,232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說到看譜,你可能會立刻想到「五線譜」或「簡譜」,但其實五線譜是到 17 世紀才完善的記譜法,簡譜更是在 18 世紀才出現,那在這之前的人,要怎麼記譜?
目錄
Toggle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把記譜法這個東西丟到一邊,回想一下,在沒有文字的古早,人們怎麼流傳那些故事、傳說呢?你可能超快就能想到:「口耳相傳啊!」
沒錯,音樂也是一樣,在沒有記譜法可用之前,靠得就是人們口頭流傳,但對唱頌聖歌的修士來說,沒個記譜法實在是太虐了,要唱的東西那麼多,到底要怎麼全部記起來啦!
因此,最早的記譜法——紐姆譜,就此誕生!
紐姆譜最早大約形成於 9 世紀,「紐姆」(Neuma)有兩種可能的來源,一是希臘語「νεύμα neûma」,意思是記號、點頭或舉手示意的動作;而也有另一個說法認為是源自於「πνεύμα」意為氣息,或是「νόμος」代表旋律。
而最早開始使用紐姆譜記錄的是中世紀最重要的單聲部音樂——《格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因為沒有記譜法,《格雷果聖歌》只能依靠修士們之間口耳相傳,不但修士們要超燒腦把整部聖歌背起來,唱法還很不固定,直到後來紐姆譜的出現,才能把這部聖歌稍微「記錄」下來!
但這個記錄,其實並不包含音高或是節奏等等,且每個地方的教會使用的符號也會有些許的不同。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說:「不是,聽起來還是沒相通欸,那是在記什麼?」
這些紐姆記號,只能記錄旋律的往上或往下,大概就像你要唱一首歌,紐姆只是提醒你「欸,這邊要變高或變低囉!」而已,如果你對這首歌本身不熟悉,看了也是霧煞煞。所以要能看懂紐姆譜,還是得先熟悉整首聖歌的旋律,想用紐姆譜來學會聖歌是沒辦法的。因此比起樂譜,把它想成「小抄」,可能會更貼切一點。
直到後來,有人在紐姆譜上畫了一條線。
紐姆譜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人們開始想讓它可以更高功能一點,因此,就在紐姆譜上畫一條紅線來作為基準音高,透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這些紐姆符號有音高的意義,這種新的紐姆譜也被稱為「音高紐姆譜」。後來線也越來越多,對於相對音高的表示就能更清楚一點。
但說到把紐姆搭配這條「線」推到頂點的,還是 11 世紀的音樂理論家兼修道士桂多.達賴左 (Guido d’Arezzo)。
桂多發現《聖約翰讚美詩》(Ut Queant Laxis)每個樂句的第一個音正好是一個上行的音階,他把這些音歌詞的音節定義為唱名,分別是Ut[註]、Re、Mi、Fa、Sol、La,並把這些聖歌紀錄在四線譜上,從此,這些符號不再只是用來表示相對音高,可以直接表示出音高。這也就更像現在的五線譜了!
身為最早的記譜法,紐姆譜可能沒辦法做到像現在的五線譜那麼多事情,但對當時的修士來說,相信這個「小抄」,絕對是給他們帶來非常大的幫助的!
曾任音音有代誌的編輯,從小學音樂後來跑去讀別的科系最後又回到音樂的世界。有一點點奇怪有一點點可愛,是貝多芬、Day6、小提琴家陳銳和金本索里的狂熱粉絲。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