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音樂比賽前必看!參加音樂比賽究竟是好是壞?又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曲目?——專訪蘇敬涵、卓怡君老師
本篇字數:3,447 字閱讀時間:6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3,447 字閱讀時間:6 分鐘
最近,鋼琴家皮耶絲(Maria João Pires)來台演出,共完成了臺北、高雄四場演奏會,宛如在樂迷之間吹起了一股「皮耶絲旋風」。
而過往皮耶絲對於「比賽」的看法也間接引起一番討論,對於皮耶絲提出的:「比賽往往,很輕易地就成為藝術的處刑場,而它也往往,成為創意最大的敵人。」你的看法又是什麼?
無論你的想法為何,或許就如同老話那句:「所有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對學音樂的孩子來說,如果喜愛音樂的心能陪伴自己度過各個人生階段,就是學習路上最好的養分和禮物。
至於到底要不要參加音樂比賽?參加音樂比賽又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曲目?今天,我們邀請了蘇敬涵和卓怡君老師,分享給我們在「報名音樂比賽前」你應該要知道的大小事,幫助所有為此苦惱的家長和孩子。
今天,就讓我們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深入了解在兩位老師心中比賽的意義、和正面影響吧!
目錄
ToggleQ:該怎麼幫學生挑選適合音樂比賽的曲目?
A:每位學生的特質不同,要先找適合、能夠發揮自己優勢的比賽曲目。過程中,必須幫學生安排學習進度,讓他們在準備比賽的過程裡,可以維持對學琴的興趣。此外,千萬不能為了參加比賽幫學生選一個太過艱深的曲目,身為老師,我們要鼓勵學生比賽,如果讓他們練的吃力又辛苦,我覺得反而有反效果。一切還是要回歸到比賽的初衷——如果學生因為比賽更努力練習,學習上面想必也更有收穫。
另外,如果是器樂的比賽,通常老師也會幫學生規劃跟伴奏老師練習的時間。因此,伴奏老師的選擇也很重要,好的伴奏老師可以安定學生緊張的情緒,讓他們在台上有更好的發揮。
Q:參加音樂比賽到底是好是壞?這麼多音樂比賽,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
A:我覺得參加音樂比賽對學生來說,是好處多於壞處,但這是建立在老師有替學生建立正確方向和心態的前提。透過比賽,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可以努力,比賽當下還能藉由這個機會觀摩到別人的程度以及彈奏的方式;也能注意到自己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並看見自己身上獨一無二的特質。
另外,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我也會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好比年紀較小的孩子,除了對琴藝上的嚴格要求之外,還需要多一些鼓勵讓他們更有信心,畢竟每一次的上台對孩子們來說都是一次珍貴的學習經驗;年紀稍長的學生,上台經驗較為豐富、心態上也較成熟,我們在訓練上,則可以設一個更高的目標。
還有,雖然參加比賽很重要,慎選優質的比賽也很重要。
如果學習的目標只是為了彈一首大曲子,過程缺乏訓練基本功以及練習曲的時間,我認為這樣是本末倒置,對學生沒有太大的幫助,學習音樂上還更容易遇到瓶頸。
Q:孩子參加音樂比賽,家長該怎麼從旁協助?
A:我覺得家長跟老師必須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由此一來,家長才能放心地將整個比賽準備過程交給老師。畢竟,學生回去練習時,都需要家長的協助。
另外,我也想告訴學生家長,對於比賽的結果,「心態上的調整」務必要做到。抱持健康的心態,學生去參與比賽,在練習的過程中才會有更多的收穫。好比比賽準備過程中,我們要全力以赴、認真積極的去練習;但比賽當下,我們無法確保每一次上台都能夠有完美的表現。
因此,如果每次都是為了要拿第一名才參加比賽,難免會有患得患失的心態。所以我通常會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嚴格,等到了比賽當天再跟學生說——在台上好好地表現自己的音樂就好,不要想著比賽一定要獲得怎樣亮眼的名次。
Q:根據您過往的經驗,是如何幫學生準備參加音樂比賽?細節及心態上又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
A:我覺得幫學生選擇適合的曲目是首要任務。合適的曲目可以提升學生本身所具備的特點與優勢,也可以增加學生上台的自信心。
擬定好曲目後,在距離比賽日期的這段時間內,我會幫學生設定好短程及長程目標,按部就班去完成——小從節奏與音符的正確性,大到整首曲子樂段的安排與詮釋,都必須純熟進而內化為反射動作。
透過比賽,目的是希望讓學生有努力的方向及動力,進而有計畫性地達到最終目標。
另外,心理層面的準備也不可或缺。走上舞台本身需要很大的勇氣,不論是臨場反應或是完整的呈現都是需要經驗的累積,因此在準備的過程中,若學生遇到瓶頸挫折時,會給予學生鼓勵,並一起討論出可以使自己更進步更好的方式,畢竟上台的心理狀態如果穩定,演出肯定能更如魚得水。
Q:參加音樂比賽究竟是好是壞?
A:我覺得參加比賽是幫助學生設定一個目標,有了目標後在許可的時間內盡最大的努力去達成,也是驅使自己練琴的一股動力。
不可諱言,參加比賽雖然帶有壓力,但在準備的過程中,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及進步。
在現今多元學習的環境下,培養學生多元興趣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藉由音樂的學習,去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終生的興趣;更可以藉由比賽,讓學生的努力得到肯定。
Q:孩子參加音樂比賽,家長該怎麼從旁協助?
A:我覺得學琴本身這件事而言,老師、家長及學生,三方的配合度及合作關係非常重要 。我始終抱持著尊重家長、學生意願的態度。
然而藉由著每次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中來審視自己的優點及可以進步的空間;「勝不驕敗不餒」,即使在比賽中失利,相信準備的過程中也一定能獲取更多不同的經驗。
看完之後,大家對於參加音樂比賽要抱持的心態和準備方法,有沒有更有頭緒了呢?
無論如何,比賽都只是一個階段目標的探索、或深陷低潮或無力感加劇時找尋學習動力的一種方式,存在於背後更重要的,還是我們熱愛音樂的心,以及一路上從音樂幻化而成的獨立思考、懂得欣賞自己等各式珍貴養分。
※如果你對參加音樂比賽還有其它疑問,歡迎來看這一篇!傳送門在這:《為什麼要參加音樂比賽?該怎樣幫學生培養正確心態?》※
出生於臺北市,三歲由母親蘇碧莞女士啟蒙學習鋼琴,曾師事陳泰成、蔡奎一、彭聖錦、胡小萍、黃如杏,多次榮獲國內各項鋼琴大賽首獎。畢業於福星國小、南門國中、中正高中等音樂班,甄試保送國立藝術學院(現臺北藝術大學),副修豎琴,師事李良瑩、柯莉薇老師。
旅法期間先後獲得國立巴黎音樂院鋼琴演奏第一大獎(金牌獎)、室內樂最高演奏文憑、鋼琴演奏最高演奏文憑,師事鋼琴演奏家及作曲家 Mr.Jean-Marie COTTET、J.ROUVIER、Judy CHIN、fang yi LEE 等教授。室內樂則師事前巴黎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 Mr.BOUFIL 豎笛家保羅梅耶(Paul MEYER)及鋼琴家雷隡吉(Eric le SAGE),更拿下兩次國際比賽大獎:2001 年榮獲 UFAM 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第一名從缺)及 2003 年榮獲法國貝隆大賽室內樂最高演奏組首獎(Concours de Musique Leopold- Bellan Musique de Chambre Degre Excellence 1er Prix)。
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演出,包括 2003 年應邀與前巴黎高等音樂院院長 Alain LOUVIER 合作演出梅湘異域群鳥( Oiseaux exotiques)擔任鋼琴獨奏,獲音樂界一致稱讚為音樂性佳又音色變化豐富之鋼琴家。
回臺後積極推廣法國音樂及室內樂之演出,並任教中正高中、古亭國小、後埔國小、崇光女中等音樂班。
出生於臺中市人,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鋼琴演奏博士。
畢業於台中市光復國小,曉明女中音樂班,先後師事張喆,廖益婉,林雅美及穆貝爾老師 。2001 年以優異成績申請入學進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鋼琴組,師事賴麗君教授。
2005 年赴美,於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深造,師事魯賓斯坦鋼琴大賽金牌得主鋼琴家 Prof. Alexander Korsantia,2007 年 5 月完成鋼琴演奏碩士學位。同年九月以全額獎學金及擔任鋼琴伴奏助教(Accompanying Assistant)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攻讀鋼琴演奏博士學位,師事鋼琴系主任 Prof. William Heiles,2011 年 2 月通過博士論文口試與論文音樂會,取得鋼琴演奏博士學位。
赴美留學期間,曾擔任新英格蘭音樂院 pre-school 鋼琴伴奏並參與伊利諾大學新音樂室內樂 (UIUC New Music Ensemble)擔任鋼琴演奏,獲邀於美國 Krannert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首演多場美國作曲家之鋼琴獨奏及重奏作品,亦多次舉辦個人鋼琴獨奏會,積極參與室內樂及大師班的表演活動。
學成歸國後,全心投入於教學、演出及伴奏,也常受邀擔任音樂比賽評審。目前任教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台中市曉明女中,台中二中,雙十國中,光復國小及上安國小音樂班。2014 年加入由台中市政府輔導之美藝三重奏,致力於推廣古典音樂。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