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人團圓!月光下譜寫出的古典樂盤點!

本篇字數:1,479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自古以來,月圓即被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中秋節也成了家人團聚的代表佳節!皎潔的月光烘托出與家人相聚的美好,這時倘若耳邊響起一首首悠揚的古典樂,溫馨的氛圍則盡在不言中。

於是今天~就讓我們向大家介紹幾首與月亮有關的經典古典樂🌙與家人賞月時不妨一起聆聽吧!同時也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漸進的樂音,漸起的心情!

1800 年,貝多芬認識了少女茱麗葉塔(英文:Giulietta guicciardi ) ,由於深深受她吸引,貝多芬便將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題獻給茱麗葉塔。

之後,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在十九世紀以「月光」之名為人所聞,曲目共分為三個樂章。不同於古典時期的奏鳴曲大多採「快-慢-快」的結構,《月光鳴奏曲》三個樂章以「柔板-小快板-急板」方式呈現。

茱麗葉塔過去曾為貝多芬的學生👩🏻‍🎓 圖 / Wikipedia

第一篇樂章為持續的慢板( Adagio Sostenuto ),由沈靜的琴聲拉開序幕,連續的中低音旋律在內心掀起了柔情的漣漪;第二篇樂章轉為小快板( Allegretto ),輕快的節奏扮演了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間的橋樑,暗示樂章即將迎來情感爆發的時刻;接著,第三樂章以激動的急板( Presto Agitato )展開,連續不斷奏出的音符表現了內心激烈、欲訴說的情感。

當聆聽《月光奏鳴曲》時,正如同樂章中循序漸進的節奏,情緒經歷跌宕地變化,讓人一聽就淪陷💕

德佛札克《月之頌》:銀色月光見證的深情!

月之頌》出自德佛札克的歌劇露莎卡(英文:Rusalka )第一幕中女高音的詠嘆調 Song to the Moon

第一幕中的故事裡,露沙卡原是水中精靈🧚🏻‍♀️,因為愛上王子渴望變成人類,還會對著月亮深情唱出Song to the Moon 展示懇切情感。後來,露莎卡決定以自己的聲音為代價,與女巫交換轉變成人的機會。轉身成人的露莎卡後來上岸與王子相愛,情節與我們熟知的美人魚🧜🏻‍♀️相似!

月之頌》歌詞❤️:

天上的銀色月光啊!請為我停留。你是否可以告訴我,我心愛的人現在何方?請把我深切的愛意傳送給他,至少讓他知道,有這麼一個思念的人兒正等著他!

由知名女高音芮妮・弗萊明  (英文:Renée Fleming ) 演唱的月之頌版本最廣為人知,其歌聲將露莎卡對王子的深情與思念詮釋得極為細緻且動人。

佛瑞《月光》:完美融入月色的創作!

加布里埃爾·於爾班·佛瑞(法語:Gabriel Urbain Fauré )為法國作曲及管風琴、鋼琴演奏家,曾致力於法國音樂的復興,其聲樂與室內樂作品皆影響了法國近代音樂的發展。

其中《月光》一曲靈感來自詩人魏爾倫(法語:Paul Verlaine,註一 )作品月光( 法語:Clair de lune ),由於源自相同的靈感,常被拿來與德布西的《月光》進行樂理分析。

由於魏爾倫的詩詞中洋溢著繁華中日益凋零的哀愁🍂,於是佛瑞為這首《月光》加了副標小步舞曲,用看似不協和調性的創作手法,表達了繁華與凋零後的空虛的鮮明對比。魏爾倫更曾親自表示佛瑞的《月光》,是最完整將他的詩念融入樂曲的作品。

我們每天抬頭就能看見的月亮,由這幾首樂曲賦予了更多不一樣的意義與情感!聽完以上介紹的古典樂後,是不是也會讓你以看到月亮時,多了更多想法與感受呢☺️?

除了以上樂曲~還有「這些古典樂」都與月亮相關!傳送門在這:《月球日就要看月亮!跟著音樂一起飛向宇宙》※

註解一

  • 魏爾倫是誰

    魏爾倫為法國象徵派詩人,與馬拉美、韓波並稱象徵派詩人的「三駕馬車」。在法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陳艾比
Author: 陳艾比

22歲,標準天蠍座和ESFP。 喜歡文字和穿搭。有三分鐘熱度的傾向,唯有這兩件事一直沒變。 走路很慢,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在觀察路人。 過去總嚷嚷著想知道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這幾年倒是學會了活在當下。

陳艾比
22歲,標準天蠍座和ESFP。 喜歡文字和穿搭。有三分鐘熱度的傾向,唯有這兩件事一直沒變。 走路很慢,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在觀察路人。 過去總嚷嚷著想知道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這幾年倒是學會了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