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音樂劇都在喵喵喵?出自《貓 CATS》的這首曲子你一定聽過!

在你想像中,一部在講貓的音樂劇要如何詮釋呢?從頭「喵~」到尾就可以了嗎?

音樂劇《貓》就是要打破大家的想像!它不僅擁有華麗的場景、豐富活潑的編舞、精緻耗工的戲服,還有最動聽的歌聲。

自從 1981 年首演起,由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所打造的《貓》已被翻譯超過 20 種語言,吸引了世界 30 多個國家的關注,擁有 7300 萬觀賞人次,今年(2022)更是第六度來台巡演。

台詞超少要怎麼看得懂?原來一開始是這樣出現的啊!

與其他音樂劇相較之下,《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台詞比日本產生的壓縮機還稀少……​

《貓》改編自英國詩人──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詩集作品《老負鼠的貓經》(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其中每個片段都獨立代表一隻貓的故事,因此並沒有完整的劇情。

音樂劇一開始,由舞會拉起序幕,一年一度的傑利可慶典(Jellicle),都會由最有智慧的部落長老貓──老戒律伯(Old Deuteronomy)來選出一隻最有資格進入「雲外之路」(The Heaviside Layer),並獲取新生命的貓,於是每隻貓依序介紹自己的一生,希望能夠得到這唯一一張的門票……

(沒錯,整齣音樂劇就是看貓咪們認真地自我介紹)

即使沒有看過《貓》,你一定也對這首歌的旋律非常熟悉!

說到貓,就不得不提到最膾炙人口的歌曲〈Memory〉。

其實,這首歌是唯一一首沒有出現在原詩集中的原創歌曲,是韋伯特地為了音樂劇譜曲,並由導演填詞的呢!

〈Memory〉是由母貓 Grizabella 所演唱的,原來 Grizabella 曾經叛離了 Jellicle 部落,至於為何會回到部落並向大家真心懺悔,就交給大家去看看音樂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