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作者安心做音樂!其他的事通通交給超萬能的子皿吧!

本篇字數:1,952 字閱讀時間:3 分鐘

想像一下:某天,你的腦中忽然浮現了一段超級動人的旋律,於是你立刻用心愛的樂器紀錄下這獨一無二的音樂,做出來的 Demo 獲得了親朋好友的一致好評,啊……然後呢?

假如想要讓作品以單曲、EP 甚至是專輯的樣貌正式與大家見面,那可不是把音樂做完就沒事了,還得解決發行、宣傳、巡迴等等一系列的難題。什麼,光是聽了就覺得頭很痛?嘿,別緊張,這種難題,就交給子皿來解決吧!

子皿是誰?開公司的過程竟然如此浪漫?

一看到「子皿」這個十分有個性的名詞,你肯定想問:啊請問子皿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字是拆解了創辦人小孟與孟軒所共同擁有的「孟」字。這樣小小的文字遊戲除了令人聯想到朋友間的默契,似乎更像是一種承諾,將兩人在英國相識的緣分牢牢繫緊,也開創了不一樣的工作可能。

當時,在英國念碩士的孟軒因朋友牽線而認識了正在打工度假的小孟,同為音樂自由工作者的兩人,從此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時間轉眼來到了要回台灣的時刻,面對這個人生重要的交叉路口,為小孟帶來巨大的壓力。

這時,孟軒開口了:「不然我們開間公司吧!」就這樣,在霸氣又浪漫的邀約下,子皿誕生了。

雖說開設公司的過程很像「閃婚」,但小孟直言,要開立公司真的就像是成立家庭一樣,得先做好覺悟,需要各自承擔工作,對內管理公司、對外承接業務缺一不可。

開公司除了要有一點點浪漫的衝動外,更需要的應該是很多很多的決心和承諾吧!圖/吳昭晨攝(子皿提供)

天南地北無所不包!請安心將煩惱都交給子皿

而說到子皿負責的業務範圍,那可真的是非常多樣,簡單來說,從音樂做完的那一刻起,就可以安心交給他們了!當創作者完成作品後,便需要向外介紹自己,因此,便需要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宣傳主軸與定位,也就是 A&R(Artist and Repertoire)。接下來,還得做設計、拍宣傳照、拍 MV、拍宣傳影片、寫文案、寫新聞稿、上通告……

對,你沒想錯,這各種難事,通通都能交給子皿一手包!

孟軒笑說,有時創作者還會拿著還未混音的 Demo 來「許願」,而這樣的「許願」看似容易讓人摸不著頭緒,實際上卻是子皿最喜歡的,因為如此一來,他們便有機會像是一起養寶寶般,與創作者共同醞釀出專輯。

有什麼願望?交給哆啦a夢(不對)子皿就對啦!圖/giphy

什麼點子都不奇怪!任何創意通能 try!

的確,子皿這個團隊既像是保母,又像是助產士,能溫柔又強韌地承載創作者所有天馬行空的創意、與他們分享生出作品的喜悅,而這項特質,也讓他們完成了許多充滿創意的企劃。

比如說,今年剛出新專輯《Modern Problem》的凹與山在作品中探討了人性與科技,並以公車路線〈Hotel 22〉一窺矽谷的陰暗面。於是,在籌備搶聽會時,小孟便大膽提議「就在公車上辦!」旁人或許會覺得這個想法過於不切實際,但子皿的團隊就是有辦法將它化為實際。於是乎,一台走道鋪滿閃亮鋁箔、頭燈閃著「Our Shame」的一日科技公車,就這樣誕生了。跟著公車搖搖晃晃,聽著凹與山時而演唱、時而講述創作理念,這樣的宣傳方式不僅獨一無二,更讓作品中關於現代生活的省思,顯得加倍深刻。

除了自己挖坑外,子皿偶爾也會接到比他們更會挖坑的創作者,比如大象體操(笑)在疫情期間,他們曾共同舉辦了雲端藝術義賣展覽《Art from Home, Love from Us》號召創作者分享疫情下的珍貴創作來,於子皿商號進行義賣,而後扣除成本將所得全數捐給台灣的街友援助組織人生百味。而最近的新專輯宣傳,不僅要挑戰連續 12 小時線上直播的雲端世界巡迴,還要在 5 天內連續演出 7 個場次,如此特別的企劃,果然就是要瘋狂的創作者搭上瘋狂的子皿才對味啊!

哆啦a夢的超能力是百寶袋,子皿的超能力又是什麼?

看到這裡,你大概也發現了:子皿好像真的什麼都能做欸!小孟與孟軒笑著說,其實子皿最重要的核心,便是統合的能力,為創作者解決任何創作本身以外的事情。正因如此,他們似乎不斷在開發新的支線:海內外發行、版權協助、巡演策劃⋯⋯甚至還打造了子皿商號」,讓大家可以在上頭支持音樂人們的周邊商品和 CD,還能輕鬆預購專輯!這種種業務看似十分多樣,但其實都沒有離開為創作者解決問題的本質。

假如看完文章的你,也想要成為像子皿一樣的音樂工作者,請為自己準備好一顆兼具耐心、開放、抗壓的強大心臟,來成為創作者最好的後盾。另一方面,小孟分享到,創作者相關的產業的確會相對封閉一些,許多職缺也會經由彼此推薦而非公開招募,所以,如果對這個工作有興趣的話,不妨多多關注自己喜歡的公司與創作者,才能第一手獲得相關資訊喔!

p.s. 如果我是你,就從子皿例會開始聽起,說不定可以聽到很多產業內幕(誤)

※如果你想認識更多跟音樂相關的有趣工作,千萬不能錯過這個專題:《隱藏的大音樂家!音樂人的100 種生活》※

音音有代誌|S編
Author: 音音有代誌|S編

音音有代誌的總編輯,主要工作是各種打雜。 2020 年才重新開始學彈鋼琴,雖然手指靈活程度近乎肢障,但對音樂的熱愛依然滔滔不絕。 非常喜歡跨界音樂,永遠想聽到更多好聲音。

音音有代誌|S編
音音有代誌的總編輯,主要工作是各種打雜。 2020 年才重新開始學彈鋼琴,雖然手指靈活程度近乎肢障,但對音樂的熱愛依然滔滔不絕。 非常喜歡跨界音樂,永遠想聽到更多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