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交響曲還要邊讀唐詩?古典音樂裡面的東方文化!

本篇字數:2,375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你是否有看過許多歐美國家的人喜歡把中文字刺在身上?除了刺龍刺鳳外,有時還會刺個「雞湯麵之類的,讓人看到不禁莞爾一笑!

對這些人來說,「東方文化」似乎一直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而對東方文化著迷的可不只是現代人,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古典音樂世界,就有不少將東方文化與古典音樂結合的例子喔!一起來看看吧!

是傲氣大小姐還是潔身自愛的茉莉花?《杜蘭朵公主》劇情反轉不斷!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這首〈茉莉花〉應該是我們從小到大聽到都不想再聽的歌謠了,但它竟然出被寫進大名鼎鼎的歌劇《杜蘭朵公主》中,還出現了不只一次?!

《杜蘭朵公主》講述的是一個喜愛出謎題的中國公主(也有一說是中東地區的公主),給前來求親的王子下了一道一道的謎題,解開便可與她成親,反之則斬!ヽ(#`Д´)ノ

在我們的男主角卡拉富王子來到之前,已經有 99 個王子被殺頭了!但散發主角光環的卡拉富王子不怕,依然來到杜蘭朵面前求親!重點是還真的讓他解開了三道謎題!問題是,公主竟然反悔不跟人家結婚,這什麼大小姐脾氣(啊人家就公主!)

公主反悔後,兩人攻守互換,變成卡拉富出題給杜蘭朵:「如果天亮前妳知道我叫什麼名字,我就被砍頭,不然妳就要跟我結婚!」(超級霸道總裁口吻XD)

公主大人,妳想不到也有處於下風的一天吧XD圖/giphy

於是,杜蘭朵下令所有皇城裡面的人都不准睡,要一起想王子的名字!甚至刑求王子的仕女柳兒,但深愛著王子的柳兒死都不說!最後,王子在天亮前自爆,將姓名告訴了公主。可是公主並沒有殺他,而是被柳兒的愛感化,杜蘭朵告訴父王,王子的名字是「愛」!

如果你看完覺得很無言的話沒關係,人家是公主,想怎樣都可以!(喂)

在《杜蘭朵公主》裡,〈茉莉花〉總共出現了 8 次之多!一般認為,茉莉花是在 1793 年隨著馬戛爾尼使團一起傳到歐洲的,也許是普契尼在聽過之後將之加入劇中。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杜蘭朵公主》的劇作家之一西莫尼曾到過中國,所以為劇本增加更多中國真實的情況。

傻妹與渣男的愛情故事!你怎麼可以背叛我之《蝴蝶夫人》!

除了剛剛談到的公主大人,普契尼還寫了另一部充滿濃濃東方風情的歌劇──《蝴蝶夫人》。故事講述了一個日本藝伎和美國軍官的愛情故事,蝴蝶和平克頓在一個居酒屋相遇,而後結婚。婚後的蝴蝶感覺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少女,但隨著任務結束,平克頓就回到了美國,三年都未曾歸來。

雖然蝴蝶的僕人鈴木一直勸她放下,但蝴蝶依然期盼著平克頓歸來,和他還有他們的孩子相逢。蝴蝶日夜幻想著平克頓回到自己和孩子身邊,就這樣等啊等啊等啊等,沒想到有天真的把平克頓給等回來了!

但是,平克頓可不是自己一人回來的,他還多了一份外帶──正牌妻子凱特!இдஇ凱特一來就說要把他們的孩子帶走,讓蝴蝶傷心欲絕。那這時平克頓在幹嘛呢?他因為不敢面對蝴蝶而逃走了!(廢!)失去所愛又失去孩子的蝴蝶再也沒有理由撐下去了,用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可憐的孩子和後悔不已的平克頓。

這個故事對我們來說可能不算太獨特,在 20 世紀初期,這種故事層出不窮,在影視作品裡也很常見。不過,在當時的古典音樂世界,能夠寫出這樣具有東方色彩的作品,還不止一部,也讓人不禁讚嘆普契尼創作的多元!

而除了普契尼以外,還有誰也用了東方文化元素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聽交響曲還要邊讀唐詩?不只一首還要一次讀七首!

上週我們介紹了馬勒為了躲避「第九號交響曲」詛咒而用了小聰明把第九首交響曲安了個「大地之歌」的名字的故事,這次就來介紹《大地之歌》裡的唐詩吧!(讀第九號交響曲詛咒小故事按這邊去

在《大地之歌》的六個樂章中,用了七首唐詩當作歌詞,有李白、王維、孟浩然還有錢起!所以說,馬勒是位富有國學造詣的中文大師嗎?那當然是不可能啦,馬勒是根據詩人漢斯・貝特格(Hans Bethge)的意譯詩集《中國笛》(Die Chinesische Floete)來選用填詞的,而他讀到的版本,是從中文翻譯到法文,再翻譯到德文的版本,這麼轉了幾層,到底跟原本的中文像不像,可就很難說了。

雖然說大部份的我們聽不懂德文,但下次在聽大地之歌的時候,大家還是可以注意一下歌詞,挑戰看看你是否能找出它是哪首唐詩!(珈編絕對不是在給大家出國文作業XD)

看著浮世繪,就能寫出一部交響曲?

19 世紀初期,日本興起了「浮世繪」藝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就是葛飾北齋,而同樣生在 19 世紀的德布西,在自己的交響曲《大海》出版時,親自要求要在封面使用葛飾北齋《富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沖浪裏〉左半部描繪巨浪的部分。

超美麗的大海其實是日本「浮世繪」藝術喔!圖/wikipedia

那麼,德布西的《大海》靈感是來自這幅畫作嗎?

不知道,嘿對,就是不知道!德布西並沒有親自證實過他的這部交響作品是源自這幅畫,不過,光是他將這幅畫掛在房間這點,就能推測他是非常喜歡這幅畫的!至於到底是不是看了畫才產生靈感的呢?可能也就只有德布西自己知道了!

這部交響曲有三個樂章:「從黎明到中午的海上」、「浪花嘻戲」和「風與海的對話」,描繪了海的不同時間和樣貌。雖然說德布西本人很討厭被說是印象樂派,但這部作品卻也奠定了他作為「印象樂派大師」的地位。透過音樂,德布西將海的光影、波浪表現得「栩栩如生」,閉上眼,就感覺好像真的身處海上一樣呢!

對資訊發達的我們來說,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看國外的電視劇、聽外文歌,都是非常習以為常的事情,但在一百多年前,這些作曲家能夠將不同的文化與自身的音樂進行結合,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呢!

這次介紹的例子中,哪個讓你覺得最有意思呢?留言和我們分享吧!

參考資料:

  1. 1黃一農「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西傳與東歸,《文與哲》第九期」(2006年12月)
  2. 維基百科「大地之歌
  3. 維基百科「大海 (德布西)
音音有代誌|珈編
Author: 音音有代誌|珈編

曾任音音有代誌的編輯,從小學音樂後來跑去讀別的科系最後又回到音樂的世界。有一點點奇怪有一點點可愛,是貝多芬、Day6、小提琴家陳銳和金本索里的狂熱粉絲。

音音有代誌|珈編
曾任音音有代誌的編輯,從小學音樂後來跑去讀別的科系最後又回到音樂的世界。有一點點奇怪有一點點可愛,是貝多芬、Day6、小提琴家陳銳和金本索里的狂熱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