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帶你感受 80 年代的夏夜晚風與都市霓虹!——關於日本 City Pop 的前世今生

本篇字數:3,642 字閱讀時間:6 分鐘

九月到來,意味著夏日進入尾聲,不知在讀者心中,「夏日的聲音」是哪些聲音?也許,是切開西瓜時的聲音,是與在乎的人一同在海邊踏浪時聽見的潮汐聲,又或者,是將氣泡水倒進透明玻璃時,「嘶!」那些此起彼伏的、令人療癒的聲音。

於我而言,夏日的聲音,似乎是某種可以感知到幸福,卻又帶著遺憾餘韻的聲音。

最近,在網路上看見一個新詞彙,年輕世代以「Summer Camp 」一詞比喻那些發生在夏日的、短暫而美好的經歷——它熱烈地發生,卻又結束地戛然而止,最終,成為生命裡永久性燙傷般的記憶。

那股從網路興起的復古浪潮,要從「蒸氣波」說起

誕生於網路社群的「蒸氣波」風格,常拼貼多種元素,營造一種如夢似幻的魔幻氛圍。 圖/el Hype

近幾年,復古風潮正盛,在 Z 世代(Generation Z)【註解一】中尤蔚為流行。這群生於 2000 年後、生活中充斥各式 Ai 資源工具、唾手可得爆炸資訊的世代——他們選擇與快時尚抗衡,以古著(Vintage)【註解二】表達自我,曾被數位時代淘代的底片相機,也成為他們手中的新寵,試圖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裡、在主流文化中找到自我新座標。

而在 21 世紀青年流行文化中,以 2010 年左右為始,在網路上,一種結合電子音樂與視覺藝術產物、名為「蒸氣波」(Vaporwave)的影片初現鋒芒。它以 80 年代文化為基底,視覺上,使用過曝的底片、晃到模糊的照片、雕塑圖像,以及 80、90 年代的電腦 Windows 畫面、日本卡通等;音樂上,挖掘出曾在時代洪流中一度沉寂的 City-pop,並對原曲加以二次創作

在這股網路拼貼文化「蒸氣波」大浪下,City Pop 音樂成為影片製作者們愛用的音樂素材之一,也讓那些 70 、80 年代的好聲音,透過 21 世紀的新媒體,好比串流音樂、短影音平台等媒介,輔以大數據演算法的揀選與餵養,被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形成一股全球性浪潮。

改編作品爆紅,連帶原曲翻紅

竹內瑪麗亞 1984〈Plastic Love〉專輯封面及網友之蒸氣波風格的二創插畫。 圖/deviantart by javierdelrey、deviantart by Invader-celes

當「蒸氣波」碰上「短影音平台」,並在「大數據」的推波助瀾下,2017 年,一首幾乎被世人遺忘的 City Pop 經典歌曲〈Plastic Love〉現象級翻紅!

爆紅起因於一位素人改編日本歌手竹內瑪麗亞 1984 年的〈Plastic Love〉並將混音版本傳至網路,人們被 YouTube 演算法反覆推到這支短片、使用者年齡普遍較低的 TikTok 也帶來 Z 世代聽眾,改編作品的流量連帶炒紅了〈Plastic Love〉原曲,短間內,這首歌被網友們封為神曲,更有許多人表示該曲是自己入坑 City Pop 的敲門磚。

乘著這股熱度,過往 City Pop 歌曲也連帶受到人們關注。

五光十色的年代,就用都市感的聲音與之共鳴

日本 80 年代經濟黃金期的各式商業廣告。 圖/Beardad Gentlemen Music、tumblr、BUZZBLOQ

彼時,二戰剛結束,技術引進、經濟復甦,工業化也加以推進,日本經濟進入一段黃金時期,汽車製造業與電器行業如日中天。國內,日產汽車廠商推出多款國內限定款式車(Japanese Domestic Model)蔚為流行;如今看來早已成為時代眼淚的索尼(Sony)隨身聽(Walkman)與任天堂(Nintendo)紅白機(Entertainment System),在當時可謂是風靡全球、人手一機。

經濟上的成就不僅帶來民族上的優越,更造就資本主義與消費主義的盛行,及時行樂、享樂至上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新價值;同時,源於戰事止歇,反戰精神的左翼學生運動逐漸煙消雲散,日美同盟關係的建立也推動了美國文化的滲透,人們開始崇尚美式都會生活方式,國內普遍刮著一股紙醉金迷、夜夜笙歌之風。

戰事早已遠離,歌頌堅忍美德、抒發心中酸苦的音樂便不再是必需,沉迷於歡脫奢糜之中的日本人民,開始覺得帶苦澀哀戚風格的日本傳統民謠變得難以入口,加上當時各式西洋音樂傳入日本,如美國西海岸搖滾(West Coast Rock)、成人抒情搖滾(Adult Oriented Rock)、靈魂樂(Soul Music)、迪斯可(Disco)、新浪潮音樂(Nu Wave)等,為日本流行音樂界注入活水,也大大影響了新一代的音樂人。

它受西洋音樂影響,卻在日本成形,它以西洋音樂的旋律節奏為基調,搭配日語演唱,加上明快洗鍊的都市感、華麗的音色、不拖沓的節奏、精緻且充滿都市感的聲音,無不反映當時人們對現代化都市的憧憬與共鳴。

是曇花一現,還是海市蜃樓?但總歸是為了「行銷」目的

80 年代的日本東京街頭。 圖/Beardad Gentlemen Music

有趣的是,盛行於 1970-1980 年代日本的 City Pop,在那個時代卻沒有「City Pop」一詞,就連被歸類為「City Pop 鼻祖」的音樂人們,都不認為自己的創作風格屬於 City Pop,他們覺得「自己是在做流行音樂而已」。

日本樂界指出,關於 City Pop,其實沒有明確的定義,它也不具備特定的曲風特徵——

聆聽 City Pop 時,我們腦海中彷彿能感受到烈日下的湛藍海水、沙灘椅旁插著櫻桃的汽水,以及夜晚霓虹下的浪漫,與城市大廈燈影間的繁華……然而,若要將它歸類與定義,似乎太為困難。

不過,若以大方向視之,還是可以稍微發現那些一起被歸類為 City Pop 音樂的特質,如網站《复古百科 retro-pedia》認為,「City Pop 音樂從總體上看像是民謠和搖滾在日本混合後的產物。」,以及,據《秋刀魚 サンマ》雜誌所述,「 City Pop 反覆運用 16 分音符拍點,切分音也常出現,有著與同時代靈魂樂相仿的律動感。」「合音的組成也是從簡單的合聲開始,大量使用大七和弦或延伸和弦等技巧,這些特徵大多與 1970 年代中後期興盛於美國的成人抒情搖滾相似。」

被唱片行歸類為 80、90 年代的 City Pop 音樂。 圖/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 Chipin & Kaiya's Jazz

細究發現,原來與唱片公司的行銷策略脫不了關係!2000 年前後出版的《日式 City Pop——唱片精選指南系列》專書中,書中樂評人開始使用「City Pop」這一名詞。

為便於行銷宣傳,唱片公司以「風格」為劃分,將相近風格、氛圍的音樂作品並列為「City Pop」,它們或鎖定度假海灘風情,或描寫城市夜景下癡男怨女的愛情苦澀,共通點是:受西洋音樂影響,且整體偏向時髦都會。

也就是,「City Pop」一詞出現在這類音樂作品完成後,唱片公司的行銷企劃特將帶有這種都市洗鍊風格的音樂類型歸類為「City Pop」流派以利銷售;而剛好,這些音樂人、音樂作品相對集中於 1970-1980 年代,才有如今的「City Pop」樂種的誕生。

註解

  • 【註解一】Z 世代(Generation Z):
    係指出生在 1990 年代後期至 2010 年代初期的人,作為首代從小接觸網際網路和數位行動裝置的社會群體,Z 世代人群也被稱作「數位原住民」,因此,Z 世代又被稱作「數位原生世代」。
  • 【註解二】古著(Vintage):
    係指專屬於某個時代、已不再生產的服飾產物,因乘載著不同時代切片中的歷史、文化意義,不易被流行潮流所淹沒,而具相當收藏價值,廣為收藏者喜愛;且因數量稀少並具獨特性,價格上較為高昂。

※看完上述介紹,不知你是否也開始對 City Pop 感興趣了?那就繼續閱讀吧:《藍天大海的濱海公路,或燈紅酒綠的摩登都會,你pick 哪種?——5 首入坑 80 年代 City Pop 歌曲推薦》※

參考資料

  1. 《秋刀魚 サンマ》雜誌,「第 37 期 Do you love City Pop?
  2. SOUND OF LOVE,“City Pop歷久彌新!一首〈Plastic Love〉傳唱近40年
  3. Fountaon 新活水,“台灣也有類似這樣的音樂嗎?藉日本city pop風潮回望台灣
  4.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 Chipin & Kaiya’s Jazz,「City Pop的City自然是指八〇年代的日本東京,Pop不只流行音樂還包含其他文化,但一來它不足以當做音樂風格的分類而比較是個時代氛圍,二來follow行銷宣傳文案是學不到東西的
  5.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 Chipin & Kaiya’s Jazz,「不管你是五六年級活過那個時代,或是七八年級驚艷那個時代,不是每首比較動感的流行歌曲都是「City Pop」,而是有其音樂脈絡與風格特色
  6.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 Chipin & Kaiya’s Jazz,「廣場協議、泡沫經濟、後迪斯可時代、JDM(日本國內汽車款式)與眾日本樂器廠牌 – 了解八〇年代City Pop音樂「美好時代感」的歷史背景
  7. 環球黑膠,「旋律中的都市詩篇: 為何現代人深陷 City Pop 的魔力?
  8. Blow 吹音樂, “2021年,是誰在聽、怎麼聽、又為什麼聽City Pop?
  9. WONDER,“藍天、夕陽和時髦都會,來自 40 年前的浪漫:在 2022 年聽 1982 年代的 City Pop 吧!
  10. NOWRE,“你真的了解 City Pop 音乐吗?一场不愿醒来的夏日美梦。
  11. FLiPER,“流連忘返於都市夜晚中的飄忽與微醺,以愉悅滿溢的 City Pop 歌單,徜徉在感官享受中吧!
  12. 澎湃新闻,“诞生于日本黄金时代的City Pop,半个世纪后为何在欧美复兴
  13. Rolling Stone“City Pop: Why Does the Soundtrack to Tokyo’s Tech Boom Still Resonate?
  14. LE JARDIN 复古百科 | RETRO-PEDIA,「city-pop シティ・ポップ
  15. plan-me,“《City pop》 – 復古 80’s日本爆炸性豐富文化年代
  16. 豆瓣音乐,“转载丨浅谈日本City Pop的兴衰(二)
  17. La Vie,“微醺夜晚必備City Pop經典串燒!通往80年代都會故事的音樂
  18. Adman’s Rants 廣告風涼話,「80年代日本City Pop的好時代
  19. LDope,“# 原來當畫面故障就成為藝術:復古的不完美造就了完美的未來,你聽過 Glitch Art 嗎?
  20. FLiPER,“80 年代感歌曲、蒸氣音樂⋯⋯什麼是 Vaporwave?
  21. 虎嗅网,“日本家电消亡史
  22. 維基百科,「Z 世代
  23. AROOM MODEL,「古著小教室
  24. 25 數位時代,“Z世代意思是什麼?嬰兒潮、X、Y、Z、α世代差在哪?一張圖理解「五代差異」”
林采霓
Author: 林采霓

長了一張厭世臉,內心卻很浪漫感性,喜歡民謠、靈魂樂、80-90年代華語流行樂。 小時候想讀中文系,長大卻意外讀了法律,最終仍逃不過依循天性使然的宿命,於是與文字及表演藝術一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期許有天能透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找她這邊請:veralin9661@gmail.com

林采霓
長了一張厭世臉,內心卻很浪漫感性,喜歡民謠、靈魂樂、80-90年代華語流行樂。 小時候想讀中文系,長大卻意外讀了法律,最終仍逃不過依循天性使然的宿命,於是與文字及表演藝術一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期許有天能透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找她這邊請:veralin966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