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法國音樂史絕無僅有的「布朗潔姐妹花」——音樂之路雖分道揚鑣,但緊密相連的人生

本篇字數:1,800 字閱讀時間:3 分鐘

在悠長的法國音樂史中,曾經出現一對寫下樂壇無數紀錄的「天才姐妹花」。儘管兩人擅長的音樂領域不同,卻仍互相理解、照料彼此🫂這對姐妹花就是 —— 娜蒂雅·布朗潔(法語:Nadia Juliette Boulanger )與莉莉·布朗潔(法語:Lili Boulanger )

布朗潔姐妹花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音樂,姊姊娜蒂雅後來成為德高望重的音樂教育家,妹妹莉莉則在作曲展現極高的天份,成為羅馬音樂大獎首位奪得第一名的女性🏆

今天將帶著大家逐一了解這對天才姐妹花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出身音樂世家,從小一起學習音樂

布朗潔姐妹花出身自音樂世家,家庭成員皆與音樂有關🎵祖父為當年知名的大提琴家,祖母曾是巴黎喜歌劇院(法語:Opéra-Comique )的紅牌次女高音,父親則為聲樂老師身兼作曲家,母親曾經接受正統的聲樂訓練。

由音樂灌溉長大的娜蒂雅與莉莉,也在耳濡目染下開啟了對音樂的興趣🎶娜蒂雅十歲時於巴黎音樂學院上課,妹妹莉莉也跟隨姊姊在旁聽課。當兩人對音樂具備更加完整的認識後,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造詣。

娜蒂雅(左)與莉莉(右)從小一起學習音樂。圖 / Agence Meurisse

姐妹各擁音樂天命!

莉莉從小即展露作曲的天賦,不只天賦異稟,莉莉也對作曲非常感興趣,13 歲時便完成了首部作品《死亡之信》✉️後來師從保羅·維達爾( Paul Vidal )(註一)和喬治·考薩德( Georges Caussade )(註二),學習專業的作曲技巧、對位法。接著以不到 20 歲的年紀,憑藉作品清唱劇《浮士德與海倫》獲得羅馬大獎(法語:Prix de Rome )(註三)首獎成為首位取得該獎項的女性

莉莉在作曲方面極有天份、興趣🎵 圖 / 維基百科

娜蒂雅在作曲也有不凡的成就,曾經拿下羅馬大獎第二名。不過,娜蒂雅自認作曲天份不及莉莉,選擇專心致力於音樂教育👩‍🏫培育了後世許多知名音樂家,包含美國二十世紀重要作曲家之一的阿隆·科普蘭( Aaron Copland ),以及被譽為「美國雅納切克」的羅伊·哈里斯( Roy Harris ),當年還曾經流行這麼一段話:「美國每個城鎮都有兩樣東西:平價商店,和——娜蒂雅.布朗潔的學生。」足見娜蒂雅於音樂教育受到的高度肯定👍🏻

娜蒂雅為美國高望重的音樂教育家,許多知名音樂家都曾是她的學生。圖 / 詩書說樂

心懷源源不絕的熱情與嚮往,布朗潔姐妹花無疑成為彼此音樂之路的最佳切磋、學習對象🙌🏻

彼此扶持,投奔公益事業

由於莉莉年幼時曾患上肺炎,身體狀況因此變得虛弱、容易染病,但即便身體狀況不佳,莉莉對於世界與音樂的探索從未間斷,而娜蒂雅無疑成為莉莉最有力的後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莉莉與娜蒂雅成立「英美巴黎音樂院法美校友會」( National Music Alumni Associations ),負責支援參戰的音樂院同學,姐妹兩人為和平付出力及所能的部分。後來莉莉的病情惡化,雖臥病在床仍未放棄作曲,改以口述的方式創作,在一旁負責抄寫的正是姊姊娜蒂雅,共同完成莉莉最後的作品〈慈悲耶穌〉( Pie Jesu )。

莉莉離世後,娜蒂雅為了提拔像妹妹一樣對音樂充滿熱忱的年輕音樂家,在朋友的協助下成立莉莉·布郎潔基金會,除此之外,娜蒂雅也曾經親自指揮莉莉的遺作,以自己的方式紀念心愛的妹妹🥺

娜蒂雅在莉莉離世後成立基金會,提拔年輕有熱忱的音樂家。圖 / 莉莉·布朗潔基金會官網

娜蒂雅全心投入音樂教育,如同海洋廣納百川🌊替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莉莉儘管活躍的時間不長,驚艷的表現也足以在音樂史留下色彩濃厚的一筆,如同流星劃過黑夜,轉瞬的同時卻帶給人無限的悸動與希望🌟

法國曾經有幸出現這對絕無僅有的天才姐妹花,相信在娜蒂雅與莉莉心中,彼此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現代人對政府不滿要上臉書罵人,古代人對政府不滿就要上街頭革命!傳送門在這:《邊革命還能邊唱歌?巴士底日來盤點法國大革命金曲排行榜!》※

註解

  • 保羅·維達爾( Paul Vidal )是誰?

    保羅·維達爾為法國作曲家,指揮和音樂老師,主要活躍在巴黎。
  • 喬治·考薩德( Georges Caussade )是誰?

    喬治·考薩德為法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和音樂教育家。

  • 羅馬大獎是什麼?

    羅馬大獎為著名的法國國家藝術獎學金,旨在提高法國的藝術水平。

陳艾比
Author: 陳艾比

22歲,標準天蠍座和ESFP。 喜歡文字和穿搭。有三分鐘熱度的傾向,唯有這兩件事一直沒變。 走路很慢,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在觀察路人。 過去總嚷嚷著想知道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這幾年倒是學會了活在當下。

陳艾比
22歲,標準天蠍座和ESFP。 喜歡文字和穿搭。有三分鐘熱度的傾向,唯有這兩件事一直沒變。 走路很慢,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在觀察路人。 過去總嚷嚷著想知道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這幾年倒是學會了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