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卻最有記憶點的曲子!拉威爾《波麗露》還藏著舞蹈的致命誘惑

本篇字數:3,468 字閱讀時間:6 分鐘

日復一日的習慣,使生活擁有平穩規律的浮木,內心充盈的同時習慣也隨之形成;過程中體悟到的、學習到的,終將在某個未知的某一天,完整反芻給我們,卓越或將而至。

有趣的是,有一首曲子,就在不停地重複中,在音樂史上獨樹一幟,於後世留下無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具有輕快節奏、重複旋律朗朗上口,令人不禁想隨之翩翩起舞,來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Maurice Ravel)的管絃樂曲《波麗露》(Boléro)

與大隊接力有幾分相似,洗腦節奏使人無法自拔!

如果你是戴耳機聽《波麗露》,可能會有跟編輯一樣的感受——一開始播放時想著,咦,怎麼聽不太到聲音,原來《波麗露》如此輕柔嗎?當調高音量之後,又在樂曲進行到一半之際,驚覺從頭到尾的氣勢也差太多,焦急地將音量往下調。・゚・(つд`゚)・゚・

從小鼓那具有濃厚記憶點的節奏開始,之後接棒給長笛、單簧管、低音管、雙簧管、獨奏中音薩克斯風(solo tenor saxophone)等樂器,演奏那如出一轍、又私毫不覺厭倦的旋律!

這是《波麗露》中,小鼓鼓手會反覆 169 次,那洗腦節奏的長相(•‾⌣‾•) 圖/wikipedia

特別的是,在樂器與樂器間宛如「大隊接力」演奏主要旋律的過程中,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由管樂器擔任主要跑者!一直到十三段變奏,我們才會從聽覺中發現較明顯的弦樂跑者身影,帶著從頭到尾存在感強烈的小鼓和小號(trumpet)向前進;最後,所有跑者(樂器)們會一同加入這場熱情的接力盛宴,曲子就在如此熱鬧、振奮人心的豐富音響效果中收尾。

《波麗露》讓人一次次驚豔拉威爾對「配器」匠心獨具的講究,樂曲不僅像一個巨大的調色盤,每個樂器的出場也深具其魅力與色彩:

「波麗露」是什麼?「芭蕾女王」也曾朝聖!

拉威爾當初會寫《波麗露》,原先是受到舞者 Ida Rubinstein 委託,本想改寫撒·阿爾班尼士(Isaac Albéniz)的鋼琴組曲,卻遇到了版權喬不攏的問題。時間緊迫之下,有一天,拉威爾在鋼琴上隨意以單指彈出一小段旋律,意外拾獲他靈感的謬思女神——

與這個想法適配度百分之百的,正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西班牙的中速舞曲波麗露

來看看充滿生命力又觸動人心的「波麗露」吧:

《波麗露》首演時,編舞家 Bronislava Nijinska 、舞者 Ida Rubinstein 替它加入了原創劇本,至於情節是什麼呢?樂曲與舞相關,《波麗露》情節也與「舞」有關——在西班牙的酒館中,有個翩翩起舞的少女,該開始,她只是緩緩地跳動、呈現優雅輕盈的舞姿;隨著觀眾熱情上漲,音樂也愈發澎湃,少女舞蹈漸漸變得熱情奔放,在場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加入到這場振奮人心的盛宴中,無可自拔!

芭蕾舞蹈版本的《波麗露》是不少喜愛藝術之人的朝聖之作,其中,芭蕾女王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演出的版本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撰寫出《波麗露》的一等功臣——你一定要認識的作曲家拉威爾!

出生於法國,爸爸是瑞士人、媽媽是西班牙人,與音樂相遇甚早,天賦異稟的他,14 歲就進入到首屈一指的巴黎音樂院(the Paris Conservatoire)就讀。

30 歲前,拉威爾曾五度挑戰頗具盛名的作曲大賽「羅馬大賽」(The Prix de Rome),卻都鎩羽而歸。最後一次參賽時,還在第一輪就慘遭淘汰,決賽的入選者統統都是巴黎音樂學院同一名教授——Charles Lenepveu 的學生,引發各界批評,改革聲浪四起。連作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也為其護航,認為拉威爾在青年音樂家中好評不斷,不明白為何他會一次次遭到評審拒絕和不待見。

此事件在當時的藝文界相當有名,被稱為「拉威爾事件」(Affaire Ravel)。

「拉威爾事件」最終在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 院長、數名教授辭職之下,事件才畫下帷幕,其中,作曲家提奧多·杜布瓦(Théodore Dubois)正是辭職負責的代表之一。圖/wikipedia

縱使與獎項無緣,拉威爾仍留下了一部部個人風格鮮明、音樂語言獨特又歷久不衰的代表作,好比鋼琴組曲《鏡》(Miroirs)、鋼琴曲集《夜之加斯巴》(Gaspard de la nuit)、《左手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in D major)、歌劇《兒童與魔法》(L’Enfant et les Sortileges)等;以及受到母親西班牙血統的影響,創作出的一系列與西班牙有關的代表作,包含管絃樂曲《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e espagnole)、上述介紹的《波麗露》、獨幕歌劇《西班牙時間》(L’heure espagnole)。

聽聽鋼琴組曲《鏡》(Miroirs)

拉威爾的作品精緻、微妙、立體,又帶些「距離感」——音樂描述身外之物的他,聽起來宛如唐代詩人常建筆下的那首《宿王昌齡隱居》——

清溪深不測 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 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 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 西山鸞鶴羣

溪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雲相伴,但靜謐的氛圍渲染出了詩情畫意,恬淡生活使人嚮往,好想至西山與鸞鶴相伴。而拉威爾的音樂亦如是,「與世隔絕感」造就了他作品中的獨一無二,還會一次次讚嘆其音樂中對聲部的處理、旋律的刻畫、複雜和聲中精準的掌控,以及管絃樂中那高超的配器技巧。

聽聽《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e espagnole):
如果你對拉威爾比較私生活的一塊兒(笑)感興趣的話,跟你說,拉威爾一生從未結婚、親近好友也就那幾個,還有一大段時間居住在巴黎附近的蒙福爾拉莫里(法語:Montfort-l'Amaury),過著半隱士的生活。而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他,也曾經在戰爭期間一線服役,擔任卡車司機,但因為身體因素,於 1917 年提早退伍。圖/wikipedia

說起《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來自於通往創作之門的列車上——當時,編舞家周書毅正前往高雄準備展開駐地創作生活,耳機中偶然播放的音樂,正是拉威爾的《波麗露》。偶然相遇的樂曲,讓周書毅感受到生命的流逝與累積,體悟生命「活在當下」的意義:那麼,何不把此曲發展成舞作呢?

結果,這部作品不僅在 2010 年英國沙徳勒之井劇院獲得第一屆全球網路影片比賽首獎,更受邀至紐約「秋季舞蹈藝術節」;在這之後,不停思索「藝術」與「人」距離的周書毅,展開了「舞蹈旅行計畫」,以不同城市為舞台,憑著「不架燈因地制宜」的方式在公共空間免費演出。

隨後,《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於 2022 年回到高雄深耕在地,開啟「波麗露在高雄」戶外巡演計畫,歷時 3 年、走遍 38 區,將在今年畫下句點,最終站將是高雄衛武營歌劇院的劇場

最後一舞,他們將用凝聚了臺灣各地的人文情感與能量,將旅途中的悸動灌注進拉威爾的《波麗露》中——那是蛻變的象徵、那是人與藝術親近的感動、那是人活著生命力的完美體現。

也許你曾經在街道見過他們;也或許你不曾見過他們——但我們都可以有「選擇藝術」、帶給自己無垠感動的權力——

《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2024劇場重製版

🌟什麼時候聽?2024/10/12 (六) 14:30、2024/10/13 (日) 14:30

🌟哪裡可以聽?衛武營歌劇院

🌟我想去買票→https://npacwwy.tw/t08lr6ea

✩✧*̣̩⋆̩☽⋆音音有代誌專屬優惠在這邊✨→結帳前輸入優惠代碼「BOLERO_2」即可享購票 85 折優惠!✩✧*̣̩⋆̩☽⋆

※本文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委託,音音有代誌執行製作※

Karen Lee
Author: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