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旋律,你聽見了嗎?融合了四首學生歌曲的管弦樂曲 — 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聽懂 100 首名曲,讓你愛上迷人的古典音樂】
本篇字數:2,543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2,543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說到 19 世紀的音樂大師布拉姆斯,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那嚴謹而細膩,並深受 18 世紀古典音樂影響,注重中低音的音樂風格,以及他的四首交響曲、協奏曲、鋼琴作品與藝術歌曲。然而,這位給人以嚴肅形象的作曲家,竟也展現過風趣的一面——那便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作品《大學慶典序曲》。
這首作品不僅是現今經常演奏的曲目之一,更融合了四首當時學生間流行的歌曲旋律,讓原本看似高深的交響曲頓時變得更親切易懂。甚至,當中旋律後來更被填上了唐詩,成為我們傳唱的母親節歌曲〈遊子吟〉的旋律。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布拉姆斯創作了這首曲子?他又引用了哪四首歌曲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吧!
目錄
Toggle為什麼布拉姆斯會創作風格迥異的《大學慶典序曲》呢?故事要回到一百多年前。當時,布拉姆斯在歐洲音樂界已經聲名大噪,接連發表了震撼樂壇的《德意志安魂曲》(1868 年)和《C 小調第一號交響曲》(1876 年),他的作曲風格已經相當成熟。
在 1880 年,布雷斯勞大學(University of Breslau。現為波蘭的弗羅茨瓦夫大學,University of Wrocław)授予布拉姆斯榮譽學位。為了感謝學校,他決定創作一首《大學慶典序曲》(Op.80)作為回禮。
有趣的是,儘管頒發學位是件正式的事情,學校也期待布拉姆斯創作一首莊嚴的作品——但布拉姆斯卻出人意料地放下平時的嚴謹風格,用幽默手法寫了一首序曲。他巧妙地將當時德國大學生愛唱的四首學生歌曲:〈我們建蓋了巍峨的學堂〉、〈大地之父的莊嚴頌歌〉、〈是什麼來自遠方?〉以及〈且讓我們歡笑吧〉融入作品中,使作品結合了學院的莊重與學生的活力,形成一部既嚴肅又風趣的管弦樂曲。布拉姆斯稱這首作品為「非常喧鬧的學生飲酒歌集錦」,而且特別強調風格像蘇佩的作品一樣(蘇佩是以輕歌劇和活潑序曲著稱的奧地利作曲家)。他在曲中雖然用了龐大的樂器編制,但卻沒有採用嚴謹的傳統結構,而是根據四首學生歌曲延伸成不同的段落——隨著這些學生歌曲的旋律交錯展開,樂曲在熱鬧的高潮中結束,彷彿帶領聽眾參加了一場專屬於青春與學生時期的音樂慶典!
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全曲演奏約 10 分鐘,並以四首經典的德國大學歌曲的旋律為不同段落的主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布拉姆斯如何將這些旋律藏在《大學慶典序曲》當中吧!
在布拉姆斯的《大學慶典序曲》中,由銅管齊聲演奏的〈我們建蓋了巍峨的學堂〉,原是一首充滿對祖國自豪與責任感的德國愛國歌曲,同時也是著名的德國學生歌曲之一。而這首曲子正是我們今天所唱的母親節歌曲〈遊子吟〉的旋律來源——在填上唐代詩人孟郊的詩〈遊子吟〉後,原本對祖國的愛戴之情,轉化成了對母親的深切感念。
聽聽這首〈我們建蓋了巍峨的學堂〉(Wir hatten gebauet ein stattliches Haus):
第二首出現的歌曲是經常在學生慶典中被演唱的〈大地之父的莊嚴頌歌〉(Der Landesvater)。在慶典中,學生們會用一把劍刺穿他們的帽子,以象徵團結與忠誠。而〈大地之父的莊嚴頌歌〉的旋律來到了布拉姆斯的《大學慶典序曲》,則是以弦樂演奏出歌曲合唱段落的旋律。歌曲的旋律交錯在不同聲部之間:時而在第一小提琴,時而又在第二小提琴;再搭配上豐富的副旋律對唱以及伴奏,為原本的歌曲更添一層風味!
聽聽這首〈大地之父的莊嚴頌歌〉(Der Landesvater),而布拉姆斯使用的旋律出自「大家都安靜,低下頭來聽吧」(Alles schweige, jeder neige)一段:
還記得剛踏入大學校園的那份生澀嗎?第三首歌曲〈是什麼來自遠方?〉(Was kommt dort von der Höh),原本是被用於迎接剛入學學生的歌曲。來到了《大學慶典序曲》,布拉姆斯則使用低音管(Bassoon)演奏這段輕快的旋律。
聽聽這首〈是什麼來自遠方?〉(Was kommt dort von der Höh):
在《大學慶典序曲》的結尾,布拉姆斯選用了經常在大學畢業典禮上演唱的〈且讓我們歡笑吧〉(Gaudeamus Igitur)。這首歌曲的歌詞既表達了對「及時行樂」的推崇,也提醒人們「終有一死」的現實。布拉姆斯以這首歌曲作為整首序曲的最高潮,彷彿象徵著樂曲的「畢業」——在歡樂與慶典的氛圍中,為全曲劃下了句點。
聽聽這首〈且讓我們歡笑吧〉(Gaudeamus Igitur):
由英籍匈裔猶太指揮家喬治.蕭提(Georg Solti,1912-1997)帶領芝加哥交響樂團(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於 1979 年錄製的版本:
由猶太裔美國指揮家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與維也納愛樂樂團(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出出的版本:
由義大利指揮家帕佛.賈維(Paavo Järvi,1962-)帶領巴黎管弦樂團(Orchestre de Paris)演出的版本:
1. Johannes Brahms: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 80. Leipzig: Breitkopf & Härtel, 1926-27.(樂譜資料)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