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莫文蔚〈他不愛我〉都出自他筆下!流行娛樂文化推手「楊立德」的創意跨界印記
本篇字數:6,081 字閱讀時間:10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6,081 字閱讀時間:10 分鐘
2025 的腳步剛至,文化推手楊立德的故事,卻永遠停在了 2024。去年 12 月,資深音樂人楊立德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離世,享年 73 歲。
曾被媒體譽為「台灣娛樂商品文化的前行者」的楊立德,在台灣流行音樂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如潘越雲〈留一盞燈〉、黃韻玲〈藍色啤酒海〉、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以及,蘇芮的〈奉獻〉、〈親愛的小孩〉等金曲,首首都是兩岸三地樂迷憶起 80、90 年代時的心中經典。
不過,「音樂人」一詞尚不足概括他的所有身分,楊立德的才華和創意,更跨足廣告、攝影、唱片封面設計、空間設計、美術設計等領域,為後世留下深刻印記,談起自我定義,他在一次採訪中曾說,「我其實更應該說我是個廣告人、一個流行文化工作者。」
目錄
Toggle1951 年生於台灣的楊立德,早年就讀新聞與廣播電視專業,即便當年仍為世新大學在校生,青澀的年紀,邊讀書邊接案的他,做起工作來一點也不含糊,廣電系所學,成為他打入廣告領域的敲門磚,他在廣告製作公司中做著廣告腳本構想及美術設計,後面又曾接手廣告導演一職,那段時光,奠定了他廣告創作的基礎。
然而,當接案繁忙,又要肩負學生本分,孰輕孰重,便成為衡量。楊立德因工作關係未能出席課堂,他委由學弟彭國華(小名太保)為其在課堂中代為點名。為何選定彭國華?一次節目中,楊立德笑得燦爛,說兩人年級不同、課堂錯開,外加彼此身高相近,找他代點名正合適!
不料,年少時期的小聰明仍難逃師長的「法眼」,一旦難以兩全,得失便成必然。老師認出楊立德多次未到,他最終也因曠課過多被校方開除。
校園的被動離席,卻開啟了他往後職涯路上的種種耕耘,離校的他在「以才謀生」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當年,台灣流行音樂正萌芽之際,校園民歌勢頭正盛,聲勢如日中天,與此同時,搖滾樂也正受時下年輕人喜愛;不過,兩大音樂類型同樣受歡迎,市面上民歌餐廳如雨後春筍,將餐飲和搖滾結合的案例卻相比少見。
共同的朋友,加之對搖滾樂同樣一腔熱血下,楊立德在大學時期結識 段鍾潭(小名三毛)【註一】,兩人理念一拍即合,決定合開以搖滾為主題的餐廳。他們借用已家喻戶曉的西洋樂壇音樂刊物《滾石》(Rolling Stone),以及當時正當紅的英國搖滾樂隊「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之名,段鍾潭擔任負責人,楊立德則以身為團隊創始夥伴的身分,雙方各展所長,遂有「滾石餐廳」的問世。
在「滾石餐廳」經營若干年後,該品牌也逐步拓展至出版、唱片發行領域,成為大眾所熟知的滾石雜誌、滾石唱片。
於是,兼具室內設計、平面設計背景,以及曾在廣告業的楊立德,工作也從原先的為餐廳規劃空間,延伸至做雜誌編輯工作、品牌 Logo 設計等,他曾為滾石唱片寫下的那句「滾石愛你,永誌不渝」廣告詞,態度熱烈、口號亮眼又直指人心,成為一代人深刻的共同記憶。
如果向曾經歷過台灣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期的人提問:當時,曾撐起台灣唱片榮景、深深影響了台灣流行音樂的大廠牌是?相信多數人的答案不是「滾石唱片」(Rock Records)便是「飛碟唱片」(UFO Record)。
1981 年,滾石唱片由段鍾潭、段鍾沂兩兄弟成立,隔年,原先效力滾石的民歌手吳楚楚、音樂製作人彭國華(正是前述提到的楊立德的學弟)以經營理念不合為由,決定自滾石「出走」,遂聯合陳大力另起爐灶、成立了飛碟唱片。
滾石與飛碟兩大品牌旗下大咖歌手雲集,前者有李宗盛、潘越雲、羅大佑、周華健、齊秦等,後者則有蘇芮、黃鶯鶯、蔡琴、王芷蕾、金智娟等人,雙方勢均力敵,在市場銷量上互不相讓。
楊立德一人的才華與創意,則同時揮灑在彼時台灣兩大唱片龍頭上。
滾石唱片的 Logo,亮黃色配極簡黑白色的同心圓,整體視覺醒目搶眼;充滿力量感的正中靶心的圖案搭上中文粗體字,看起來硬朗、大器。
而在那個唱片被稱作「碟」(Disc)的年代,楊立德以「飛碟」二字為彭國華、吳楚楚的唱片公司命名,表達高級的唱片、高人一等之意,而後成立的飛碟聯播網(亦稱飛碟電台)的 Logo,也出自他的設計,簡單幾筆線條,勾勒出可親可愛的飛碟圖形,多年以來,深植人心。
多年老友的交情,彭國華對楊立德的才華十分了然,不僅委託他設計 Logo,還將公司內攝影及設計工作、主持飛碟電台節目《夜夜夜狂》也交予楊立德;不僅如此,更放手讓他為飛碟唱片歌手作詞,因此,飛碟旗下大小藝人,幾乎都曾唱過楊立德的作品。
當時唱片公司除了簽約歌手,也與詞曲創作者簽約。在滾石與飛碟兩大唱片競爭激烈的氛圍下,身為飛碟簽約作詞人的楊立德自然難以為滾石歌手創作,因此筆名成了化解派系之爭的工具。
例如,滾石旗下孟庭葦推出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楊立德便以「安德烈」署名作詞人;而讓他以筆名跨刀作詞,只因該曲作曲人是陳小霞。
圓圓的 圓圓的 月亮的臉
長長的 長長的 寂寞海岸線
高高的 高高的 蔚藍的天
是不是到了離別的秋天
我們已走得太遠已沒有話題
只好對你說你看 你看
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
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
──孟庭葦〈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楊立德曾說,陳小霞是他作詞時的「靈魂伴侶」,一次採訪中,楊立德以「像兩座孤島,看似喜歡熱鬧,實則有着別人很難理解的冷靜審慎」形容他與陳小霞間的合作關係。
相比多數詞曲創作工作先譜曲、後填詞的模式,他們倆人剛好都更傾向先有詞後有曲的操作;有時,楊立德和陳小霞還會聚在一起寫歌,同時寫詞譜曲,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彼此討論,楊立德表示,這樣實時溝通調整的方式,創作成品會非常精準。
楊立德和陳小霞曾為莫文蔚共同打造〈他不愛我〉 一作,發行後,成為兩岸三地耳熟能詳的經典失戀情歌,深獲大眾喜愛。
我看透了他的心
還有別人逗留的背影
他的回憶
清除得不夠幹凈
我看到了他的心
演的全是他和她的電影
他不愛我
盡管如此
他還是贏走了我的心
──莫文蔚〈他不愛我〉
楊立德曾在採訪中曾分享,自己過往長期從事廣告影像拍攝工作,因此,為撰寫歌詞,自己首先會先以所感受到的畫面感為出發。廣告人出身的他,歌詞重視畫面與空間的營造。
他將寫歌詞比喻為寫廣告詞,在他的認知裡,二者並無不同,不過都是一種以文字為載體的包裝手段。他為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一曲的作詞,便是從音樂跨到廣告的最佳實例,該曲中一句「空中的夢想家/UFO」也成為飛碟聯播網經典台呼,每每聽到歌曲,都會勾起過往在父母車上收聽廣播電台的童時回憶。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
才不會孤單的說話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
才不會在夢裡害怕
找個人說說話
不管秋冬春夏
只要有夢
就有天堂
I’m a dreamer on air
Dreaming on air with you
空中的夢想家 UFO
──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
許是因為自民歌時代崛起,楊立德的歌詞裡帶有文學化傾向的同時,又保有一定程度的彈性──不嚴格講求押韻與格律,此外,種種生活經歷與閱歷,也成為他的創作養分。
他認為,自己作詞的啟蒙老師是醉心國學的父親,「很小的時候,我爸爸就要我背下唐詩三百首及多首宋詞。」每逢週末家庭旅遊,熱愛寫作的他,甚至還會主動向父親提出「給他出個作文題目讓他來寫」的請求。而後,因住家緊鄰教會,約莫七歲左右他加入了教會唱詩班的行列,遂開啟接觸西洋音樂與古典音樂的起點,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對音樂藝術的審美。
他認為,「靈感缺乏大多是一種藉口,我不太信靈感那一套,寫到今天,一靠經驗,二靠閱歷。大量的閱讀和寫作的專業訓練是必要的基礎。」「有些人天生對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吃過的東西,拍過的照片都會比別的人敏感的,感觸積累下來,怎麼還能枯竭?」,他也鼓勵文字創作者排除雜念、直抒胸臆、讓日常的感受及觀察成為作品,「寫歌詞就得不要臉一點,太要臉的話,在這一行的命就註定長不了!」
幾經輾轉,千禧年後,楊立德離開台北,或為生計,或為愛情,他先後移居北京、曼谷等地,也曾在清邁落腳、生出歸隱之心,有幾年,他做著攝影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在當地開了間小咖啡館。
在一次採訪中,他身著白襯衫,黑口罩掛在下巴上,駝背身靠椅背,身邊被各式咖啡器具環繞,言談之間時不時雙手托著後腦杓,態度相當放鬆,他分享,自己平時生活中說話不著邊際,笑說學生常出言提醒他:「你是大師耶,講話怎麼可以那樣。」但他認為自己,「只是個貧平老百姓。頂多,算是個會拍照的人。」
楊立德還曾說,他仍時常想起過往,期待在未來,自己留下的資料和作品能成為一本個人回憶錄,希望大眾拭目以待。
2024 年 12 月 17 日,楊立德因心臟搶救離世,享壽 73 歲。驟逝的消息在兩岸三地傳開,引起音樂界震驚不捨,兩岸三地樂迷亦譁然。
北流董事長黃韻玲想起年少時收到楊立德所作〈藍色啤酒海〉歌詞時的過去,發文送別恩師:「您跟我說~小孩代表很多事情,他可能真的是你的小孩,也可能是想要內心永遠保有小孩的善良,也或許是希望情人的個性像小孩⋯⋯我會繼續〈藍色啤酒海〉,謝謝您的一切美好良善」。
楊立德所屬工作室亦在微博表示:「最親愛的老爺子,今天永遠離開了我們,沒有任何痛苦,回到了天父的懷抱。」他的摯友也在微博表示,昨天一下飛機就收到楊立德離世消息,「在機場線地鐵上一邊寫訃告,一邊流淚,結果把背包丟在安檢處」。
藍色啤酒海 我想要一個小孩
珊瑚眼睛 珍珠心懷
啤酒眼淚 滴成藍色的海
藍色啤酒海 我想要一個小孩
有時候乖 有時候壞
寂寞時候 希望和棕櫚戀愛
LALALA……
──黃韻玲〈藍色啤酒海〉
時間流轉下,童時已成回憶,那些曾經知曉名姓的大師們也逐漸淡出,轉身走向另一個未知國度。我卻始終惦記他那未出版發行的回憶錄,不曉得是否已在編輯路上?
在一首首旋律裡、在歌詞字裡行間中,至少還留有一片天地,供我們這些勉強趕上一點九零年代末班車的人回味、想像,那個曾經星光璀璨、台灣流行音樂民歌及搖滾盛行的美好往昔。
1986 年,台北動物園自圓山遷址木柵,滾石推出《快樂天堂》一曲,呼籲環保與愛護動物,更藉歌曲中大合唱設計,讓旗下歌手「老帶新」,成功收穫熱度。「老對手」飛碟不甘示弱,隨即祭出對策:同年,聯手時下當紅的飛羚汽車,在廣告中推出合唱曲《飛向未來》,再次奪回大眾關注。
此外,滾石與飛碟的歲末演唱會之爭更為經典。滾石選在中華體育館舉辦跨年演唱會,飛碟則刻意在同一年同一地點提前至聖誕節開唱。據當時擔任滾石唱片企畫部經理的張培仁回憶,當年,以他為首,滾石一眾員工甚至全體穿著《快樂天堂》的黃色運動T恤,在飛碟演唱會上齊起立並高舉自家海報,以幽默方式交鋒。
兩家公司更曾針對彼此推出針鋒相對的宣傳企劃:「滅飛行動」與「碎石計畫」【註二】,將「飛碟在天、滾石在地」的打對台傳聞搬上檯面,寓意欲壓制對方的野心,為市場競爭增添話題性。
儘管外界認定飛碟與滾石「互不對付」,但楊立德曾在一次節目中澄清,飛碟唱片的命名,並非如人們所臆測的那般「為了與滾石作對」。兩個品牌純粹因理念和經營方針不同,「滾石注重音樂作品的個性,飛碟則著重於商業行銷方向。」「兩個品牌側重面向不同,自然走向不同的發展方向。」
※關於滾石唱片《快樂天堂》的製作人鄭華娟,她的故事在這:《江蕙〈返來阮身邊〉、陶晶瑩〈太委屈〉都是她的作品!悼:華語歌手、詞曲創作人鄭華娟》※
※對華語流行樂感興趣的你,也不妨看看另一位作詞人的故事:《他的詞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氣勢恢弘——關於《聽海》、《哭砂》、《曹操》作詞人林秋離!》※
長了一張厭世臉,內心卻很浪漫感性,喜歡民謠、靈魂樂、80-90年代華語流行樂。 小時候想讀中文系,長大卻意外讀了法律,最終仍逃不過依循天性使然的宿命,於是與文字及表演藝術一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期許有天能透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找她這邊請:veralin9661@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