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狂想曲》祕密大公開!為什麼是藍色不是綠色?火車上完成的作品?

本篇字數:1,632 字閱讀時間:3 分鐘

《我的出走日記》中廉家三姊弟因為家住的遠,每天從家裡到公司都屬一屬二的久。而身處在臺灣的我們也與他們有相似境遇——

許多上班族明明在臺北上班、卻選擇在新北租屋,「房租」大多是其中的考量因素,通勤時間成為了不得不的備案。

那麼,問題來了,通勤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麼呢?是在補眠?看書?抑或追劇?

如果都不是的話,或許可以跟寫出風靡全世界的《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作曲家蓋西文看齊,試著培養第二興趣:寫曲子!

當初,他可是在往返於波士頓和紐約之間的火車上,譜出這首曲子的🤜🤛

通勤時間完成的作品

寫作《藍色狂想曲》的時候,蓋西文其實蠟燭兩頭燒。

他本來正忙著替舞台劇《甜蜜的小鬼》(Sweet Little Devil)做準備,結果當時有「爵士樂天王」稱號的 Paul Whiteman 半路殺出,問他能不能替一場美國音樂活動(為了紀念前總統 Abraham Lincoln 生日)撰寫曲子。

蓋西文終究被 Paul 說服,可是答應了才發現……嗯,時間好像不是很夠,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QAQ

於是,他選擇利用通勤時間,在火車上創作。靈感數度乍現,是這幾趟通勤之旅的最大禮物,他筆下的,不僅是獻給「鋼琴和爵士樂隊」的狂想曲,更將古典音樂美國爵士樂做了天衣無縫的結合,展現他無與倫比的作曲天賦,以及驚為天人的鋼琴實力!

時間回到一百年前的 2 月 12 日。那一天,Paul Whiteman 擔任樂團指揮,蓋西文擔任獨奏,《藍色狂想曲》在紐約伊俄里安音樂廳(Aeolian Hall)首演,獲得巨大的成功。榮耀時刻,觀眾席的他們,也一同見證——

包括拉赫曼尼諾夫史特拉汶斯基海飛茲(Jascha Heifetz)、蘇沙(John Philip Sousa)、李奧波德·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等 20 世紀偉大的音樂人物!

單簧管經典片段不是蓋西文寫的

《藍色狂想曲》輕鬆詼諧的旋律,輔以爵士樂的動感節奏,一聽就讓人心醉神迷,壞心情立馬拋諸腦後,只想沉浸於耳中的絕妙饗宴。

而這首曲子最經典的,莫過於開頭的「單簧管滑奏」,一估溜滑到最高點的爽快感,是這首曲子絕對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趣的是,當初這段滑奏,不是出自蓋西文之筆✧ʕ̢̣̣̣̣̩̩̩̩·͡˔·ོɁ̡̣̣̣̣̩̩̩̩✧

《藍色狂想曲》彩排時,單簧管演奏家 Ross Gorman 決定要對我們蓋西文開個玩笑,演奏了一段極為戲劇性的滑奏,從低到高直衝雲霄!想不到,立馬吸引了我們蓋西文的注意力,邀請他在首演時原封不動地演出!

為什麼是「藍色」狂想曲呢?

另外,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藍色狂想曲》為什麼要叫「藍色」,而不是綠色、紅色、橘色、紫色、粉紅色等其它顏色呢?(笑)

蓋西文一開始,把樂曲命名為「美國狂想曲」(American Rhapsody)。結果,哥哥剛好看完了 James McNeill Whistler (註一)的展覽回來,其中一幅畫作「Nocturne In Blue and Green」讓他大受感動,就向弟弟建議,把「American Rhapsody」改成「Rhapsody in Blue」怎麼樣呢?

蓋西文答應了——正好,爵士音樂是以藍調音階為基礎,可以很好反映他將古典音樂與美國爵士樂結合的初衷。

此外,哥哥也建議他,可以在曲子中加入他在一次聚會中即興創作的抒情浪漫主題,出來的成品就是如今我們聽到的:《藍色狂想曲》不僅輕鬆、愜意、詼諧、幽默,又抒情浪漫,跟旋律中活潑的切分音形成鮮明對比,聽了暢快淋漓,又容易對它一見鍾情✨🌹

除此之外,《藍色狂想曲》也被應用於不少影視作品中。好比《幻想曲2000》、《交響情人夢》、《曼哈頓》等。

延伸閱讀:看完〈藍色狂想曲〉介紹後,你也想更加了解蓋西文嗎?趕快來看這一篇!:《「空前爵後」的天才!橫跨古典x爵士x百老匯音樂劇的大神蓋西文

註一

  •  James McNeill Whistler 曾進入西點軍校就讀,後來選擇繪畫為畢生職業。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是 19 世紀美術史上最前衛的畫家之一;追求唯美主義,即「為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代表作有《母親的畫像》、《白衣少女》、《夜曲》系列。資料來源1資料來源2

Karen Lee
Author: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