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 Walking!一起漫步在城市的「聲音風景」中!
本篇字數:1,488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1,488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在大部分人都仰賴用視覺摸索世界時,有群人選擇以「聽覺」與環境產生連結。
加拿大作曲家默里·謝弗 (英文:Raymond Murray Schafer )於70年代率先提出「世界音景計畫」(英文:World Soundscape Project ),喚起大眾對於聲音的環保意識,連結歷史記憶與個人情感。「聲音漫步」(英文:Sound Walking )一詞便由此延伸而來。聲音漫步藉由紀錄環境的聲音感知城市樣貌,即「聲音的風景」!
目錄
Toggle與走讀以雙腳走訪各地、親身體驗人文歷史的的方式相似,聲音漫步也是從走進你想採集聲音的環境作為第一步。在場地方面並無限制,不管是公共場合、交通工具、抑或在街道、大自然,只要是環境裡的聲音都可紀錄!
由於沒有太多制式規定,聲音採集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因此,聲音漫步逐漸發展成一種冥想訓練,藉由沈浸於周遭環境的聲響,培養專注度、察覺與感知力。當開始細細聆聽環境中的聲響時,無形中也改變了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
比利時的 Walk Listen Create 平台從 2019 年開始致力提倡聲景,每年九月,平台將發起為期一個月的聲音漫步月,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皆可以投稿自己所紀錄的環境聲音,最後由平台選出該年度的最佳聲音創作!
在 Ann Rutherford 的投稿作品 《 The Gathering 》中,紀錄自己徒步探索英國大杜克洞穴(英文:Great Douk Cave )的過程。一開頭,就能聽到有人正踩過石子路的腳步聲、走路時不經意摩擦衣服的聲音,以及呼嘯而過的風聲、流水聲與鳥叫聲,搭配旁白的敘述,聽覺感官被無限放大,任何一絲聲響都想好好收納進腦海中。一場聲歷其境的山洞冒險彷彿就在腦內緩緩展開,十分新奇!
隨著越來越多人響應聲音漫步的概念,聲音創作慢慢跳脫既有框架;原本從未注意過的聲響,都能在採集者的編排下,有了不一樣,甚至令人驚艷的聆聽感受!
而除了九月聲音漫步,Walk Listen Create 平台也提供一系列的語音導覽旅行,以及與聲音主題相關的報導和表演藝術作品!
接著將鏡頭拉回臺灣,原來有群聲音旅人們也正在記錄屬於台北的城市聲音!其中聲音藝術家蕭芸安曾進行 《聲旅台北.深旅台北》計畫,於台北市進行城市聲景之採集,並搭配攝影和影像,紀錄台北的日常生活。
芸安更在今年推出《台北聲紋》計畫,透過線上創作的方式,邀請曾與台北有所連結的人們,蒐集記憶中與台北相關的語音素材,藉此喚起人們內心對於台北的連結與情感。
《台北聲紋》計畫還包含了一系列的漫步走聽工作坊,帶領參與者走訪台北各地,並進行聽覺的感知練習。藉由擔任引路者,芸安期盼推廣透過不同角度,反思城市樣貌。目前走訪過的地點有士林市場、世新大學、景美市場與仙跡岩,之後也將陸續推出更多場次!
身而為人,從出生的那刻起,我們就踏上了一場沒有明確目的地——名為「生命」的旅程。我們總會時而漂流他方,時而駐足某地。
但生命本就充滿著各種不確定的因素與變數,我們為此感到迷惘、不安,心煩意亂的同時不知道出口在何方。這時,若能慢下腳步,靜心聆聽環境與人交錯而出的聲音,或許將從中聽見那自心底發出的聲響;只要隨著那聲音前進,漂泊的旅人們也總會有內心安定的那天。
蕭芸安:「我在採集世界聲景的旅途中,聆聽內在的聲音。」
※還想看更多運用環境中的聲音進行創作的內容嗎~那就千萬別錯過神奇的「聲音藝術」!傳送門在這:《幫天空作曲、讓植物跟泥土二重奏?創意滿滿的聲音藝術!》※
22歲,標準天蠍座和ESFP。 喜歡文字和穿搭。有三分鐘熱度的傾向,唯有這兩件事一直沒變。 走路很慢,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在觀察路人。 過去總嚷嚷著想知道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這幾年倒是學會了活在當下。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