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來臨也不怕!你需要的是達康.come《廳院指南:活屍末日劇院求生守則》
本篇字數:2,589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2,589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本文授權轉載自 Qbo 藝文頻道
。文/陳怡慈
翻開達康.come《廳院指南:活屍末日劇院求生守則》的簡介,你會因為其中的幽默感而笑出來,的確,地基穩健(逃跑的時候不用擔心躲進什麼危樓然後絆倒受傷!)、隔音超好(還會有誰比劇院的隔音更強!)、後台複雜(問貓就知道,越亂的地方越好躲啊!),再也沒有比這理想的避難地了。相比遊戲《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主角群常常在廢棄的無人大樓、又或者地鐵、下水道等躲避活屍,如果哪天活屍真的出現在台灣,兩廳院應該能成為整個生存遊戲中最奢華的場地吧,或許大家還能在此安逸地看場表演呢。
但,明明是一場廳院導覽,怎麼會加入活屍元素的?
週五的午後,我們跟忙於排演的達康.come 約在工作室附近的咖啡廳。阿達與康康坐下來,幾乎不用看菜單,熟門熟路地便選好了他們要喝的飲品,也許這間老牌咖啡廳是他們日常喘息之地。成團十年,他們顯然嫻熟於採訪,很快便進入狀況。阿達說,《活屍末日劇院求生守則》是兩廳院顧客體驗部委託做導覽性質的演出,當時廳院的工作人員與他們說明不希望像一般的開放導覽,而是請表演藝術團體來介紹廳院的大小事,包含了劇場內外、廳院巡禮等。
顧客體驗部給了達康極大的自由,「你們要介紹什麼都可以!」包含空間、技術設備、歷史、過去曾經的演出等,都能任意選擇;後來達康覺得,除非是大型戲劇表演,不然觀眾很難看到這麼多的設備,於是決定將空間跟技術設備全數介紹一輪。「這也有我們的私欲啦,」康康說,「我們絕大多數的演出都是在台上講段子、演短劇、唱歌等,用不到大型器材。」阿達進一步補充,「像是防火幕,就是演出時觀眾不可能會看到的,或絲瓜棚上面、圓頂之上水晶吊燈維修保養的地方等等。」把觀眾看得到或看不到的都介紹一輪,也是達康表演的突破,「是達康舞台上最動態的一次。」
目錄
Toggle那麼活屍元素呢?這來自於工作室中大家三不五時嘴砲的主題:當活屍來了,應該要有什麼應對策略、或準備什麼避難包等等,甚至是期待同事肉身幫忙擋煞。工作室的夥伴有《惡靈古堡》的愛好者、常合作的漫才演員哈利也很愛各種活屍遊戲,因此他們完全不缺乏討論活屍的素材。「當活屍末日來臨,要怎麼在戲劇院裡生存下來?」透過這樣的概念,兩人套用廳院的每個器材,發現這麼做是可行的,於是便一直編寫下去。
除此之外,選擇活屍作為題材,也有對於大眾文化的觀察。阿達說:「這個題材對大家來說很遙遠,但又非常接近,至少光是《陰屍路》的播映時間就很長,而且每隔幾年就會有個活屍遊戲,電影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大眾媒體文化包含日本漫畫皆如此。這種明明不可能發生、但大家卻很常假想的,很適合拿來當成喜劇翻轉的題材。」他們也提到,只要談到活屍,幾乎人人都是馬蓋先,說得一嘴如何在大賣場做出武器、躲藏在冰箱、甚至日常小工具如罐頭彷彿都可以應戰,「劇場就更不用提,那麼多很危險的東西,都可以製作成武器,隨便都可以打!」相比地震、火災等現實生活中會頻繁發生的災變,以此為題材多少會擔心傳達錯誤的資訊;活屍發生率極低,反倒可以盡情玩耍各種元素。
兩人也提到,因為是導覽性質的演出,因此抱持著「我們就盡量示範給大家看」的心情,把旋轉舞台、升降平台、陷阱洞等幾個連大型演出都不見得用到的設備,全都用上了。畢竟這些設備就舞台設計而言很耗費心力,調度技術人員也是一門學問,沒有幾個演出會全數使用。「我們也是用了才知道,這些器械有專門的技術人員,都是由不同的人分別操作。」達康笑著說:「所以台上才兩個人,但旁邊有一堆人在準備控制。工作人員比演出人員還多上好幾倍。」
一個演出將所有技術都開上一次,「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檔期。」因為這代表全部的技術人員都要到場,要安排大家的班表(有做過排班工作的人就知道這有多困難!);除此之外,舞監也扛起了計算所有器械運作時間的任務,比如升降平台的移動、樂池台的升起時間等等,得都算好後,才方便編寫腳本的長度與情節,達到完美演出。
聽起固然麻煩,但對達康來說這場演出充滿樂趣。「旋轉舞台玩得蠻開心的,因為這麼大的旋轉舞台很少見。」戲劇院的旋轉舞台大小跟主舞台幾乎一模一樣,他們的腳本設定了活屍被關在場館外,裡頭則利用旋轉舞台當成生日派對場地,上面擺滿了充氣沙發、大球、燈光,幫「逃難者」慶生。
玩得很開心不僅達康,就連兩廳院的工作人員也很投入。達康提到前台人員還配合這齣戲發放小禮物(戰鬥口糧)給觀眾;除此之外,因為散場路線特別,觀眾得模擬被活屍追趕,踏上舞台、經過管制區、繞到實驗劇場的出口離開戲劇院,其中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十分入戲地大喊:「塊陶啊!大家快點!活屍都來了你們還坐在那邊幹嘛!」阿達忍不住讚嘆:「他超棒的!超好笑!」從前台人員、裝置設備到小禮物,體驗完整,達康說,能感覺到觀眾被逗得開懷大笑。
在我們採訪的當下,兩廳院的工作人員提到三個場次售票都已完售,甚至要加開座位。達康自己也提到,因為觀眾數量的緣故,漫才團體要走入大型場館極難,這次的演出經驗不僅是達康最動態的表演,也是人數上很大的突破。從成團以來,他們走到五百人的場地花了五、六年,而這次又更往上。
對於現階段的達康而言,將自己的喜劇拓展到廣泛的大眾,是最愉快的嘗試,他們的 YouTube 頻道不僅企畫影片,也把《好了啦!達康》等演出錄影搬上平台、也有 Podcast《達康還在講》,以及不時的直播。這些在新媒體上的多元展演,也能吸引一些觀眾走入實體劇場。兩人不諱言說,甚至藉此也增加了前往其他縣市演出的機會。
從魚蹦興業的時代為始,你會感覺自己認識達康很久了,同時也很幸運台灣有這麼好的漫才團體陪你歡笑十年,無論你是開心、難過、得意、或是沮喪,他們總用自己的靈感與天賦,為你注入更多的快樂元素。
本文授權轉載自 Qbo 藝文頻道
廣藝基金會成立的「AQ廣藝誌」,為表演藝術訊息刊登平台,讓展演訊息互動流通。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