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學音樂系必考?那些同名同姓的「偽」雙胞胎樂曲們!
本篇字數:6,057 字閱讀時間:10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6,057 字閱讀時間:10 分鐘
遙想當初面對高中音樂班、大學音樂系考試之際,我總會拿起致凡音樂知識彙編,從頭到尾好好複習一次。其中,每次複習時總會特別畫重點、考試當下還是容易犯錯的,莫過於古典樂裡頭那些「同名同姓」的樂曲們( •̣̣̣̣̣̥́௰•̣̣̣̣̣̥̀ )
那麼,如果你也是像編輯一樣記憶力堪憂 aka 容易搞混這些樂曲;或單純只是好奇這些同名同姓樂曲來歷的話,今天這一篇,絕對不要錯過!
(雖然我無法保證看完會過目不忘,但有高機率能讓你加深對這些樂曲們的印象唷)
目錄
Toggle當舉世聞名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遇上「戲劇交響曲」,會激盪出什麼樣的化學反映?
咦先等等!什麼是「戲劇交響曲」呢?其實,「戲劇交響曲」顧名思義,雖有劇情、卻沒有布景或肢體表演,擔任人聲的歌者也並非主角,而是與器樂化為一體,是引領劇情的重要角色。
而白遼士(Hector Berlioz)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交響曲,以三位獨唱、合唱團加上大型管弦樂團的龐大形式構成,在長達一百分鐘的曲目中,無論是羅密歐與茱麗葉所在的兩大家族(蒙特鳩家族、卡帕萊特家族)之間劍拔奴張的氛圍、男女主角濃烈壓抑不住的熾熱愛情、輕快詼諧曲的適時交錯、角色即將面對死亡的撕心裂肺……皆用管弦樂的方式表達透徹。
除了讓聽的人對於管弦樂的「戲劇」表現力大吃一驚,這首作品,也奠定了白遼士在戲劇和交響曲領域的地位——原來,演戲並不一定要靠「演技」,管弦樂也可以靠「聲音」演戲。
緊接著,是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的管弦樂作品——《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1869 年(柴可夫斯基 29 歲的時候),作曲家巴拉基列夫(Milii Balakirev)向柴可夫斯基詢問,有沒有興趣將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譜寫成樂曲?這位「好心」的音樂家,甚至連「創作大綱」都一併與柴可夫斯基討論。
原來,柴可夫斯基在許多地方遵循了自己的「直覺」創作,而不是照著巴拉基列夫的意思。於是,作品發表之後,當時名氣還不及巴拉基列夫的柴可夫斯基,曾數次按照他的意思修改本作,《羅密歐與茱麗葉》因此留存了三個版本(1869-70 年首版、 1872 年發表了第二版、1880 年又發表了第三版)。
《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特別之處在於,柴可夫斯基並沒有按照劇情的順序寫作,而是藉由角色之間氛圍的不同,創造出音樂的對比——時而充滿戲劇性,時而美麗心醉,時而膽戰心驚;代表兩大家族的殘酷旋律、和代表羅密歐與茱麗葉愛情的狂喜主題形成明顯對比,然後漸漸地在我們覺得快要沒有希望之時,柴可夫斯基選擇以昇華的勝利作結——
也許,柴可夫斯基心裡的某一隅,羅密歐與茱麗葉或許正在世上某處,永恆相愛。
以《彼得與狼》聞名、作品風格詭譎多變,有「音樂變色龍」之稱的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芭蕾舞劇(組曲)又會是何種樣貌呢?
《羅密歐與朱麗葉》芭蕾舞劇(組曲),是普羅高菲夫受基洛夫劇院(Kirov Theatre,現在的馬林斯基劇院)委託創作的作品,他也因此從往返於於歐洲、美國之間的「旅居者」,回到祖國蘇聯(Soviet state)。只不過,當時蘇聯樂壇其實發生了一件大事——
身處「史達林」統治的他們,不僅人民無法擁有自由思想,藝術創作也連帶受到影響,好比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就曾經因為作品《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of the Mtensk)惹怒了史達林,收到了「低俗、粗鄙、且荒唐無稽」的匿名評論,使得蕭士塔高維奇大受打擊。
在這個背景下創作音樂,「不得不」的衝擊或將襲來;果真,普羅高菲夫就成為了受害者。其中,最大的關鍵點在於,普羅高菲夫將原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結局,轉變成幸福收尾,還得到了學者 Sergei Dinamov 的支持。這個時候,原先由 Vladimir Mutnikh 掌管的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又從基洛夫劇院手中接管了《羅密歐與茱麗葉》創作計畫,打算於 1936-1937 樂季在莫斯科大劇院上演此作。
莫斯科大劇院突然換成了 Platon Kerzhentsev 接管,呼籲要對所有待上演的劇目「二次評估」,導致《羅密歐與茱麗葉》演出受到推遲。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Mutnikh 在「史達林大清洗」(Stalin’s Great Purge)中被捕、Dinamov 也不幸罹難;而所有跟 Mutnikh 有關的人都遭受到牽連,他支持普羅高菲夫結尾更動一事也遭到無限放大……
原本身旁的人、事、物瞬間驟變,普羅高菲夫又遇上芭蕾舞團劇團拒絕演出的噩耗。於是,他只好先把原本譜寫好的芭蕾舞劇樂段轉化成第一、第二管弦樂組曲,才好不容易於 1938 年、 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芭蕾舞團(Brno’s Ballet in Czechoslovakia)於 捷克斯洛伐克首演;1940 年,回到蘇聯基洛夫劇院演出,由列昂尼德·拉夫羅夫斯基( Leonid Lavrovsky )編舞、扮演羅密歐,加林娜·烏蘭諾娃(Galina Ulanova) 扮演茱麗葉。儘管芭蕾舞劇獲得巨大成功,音樂版本也與普羅高菲夫當初寫的不盡相同——拉夫羅夫斯基在普羅高菲夫反對之下,仍舊對樂譜進行了重大改編,至於當初那個爭論不休的結局,想當然爾,變回了悲劇。
《羅密歐與茱麗葉》芭蕾舞劇(組曲)中,普羅高菲夫揮別了過去的灰暗色調,以獨特又華麗的音樂語法譜寫此作;在沒有台詞的情況下,人物鮮活、角色形象鮮明、情感衝突又會突然令人心頭一顫;隨後,又會被溫柔與幽默溫暖包覆轉折得極為流暢,〈Romeo at Juliet’s Tomb〉、〈Romeo and Juliet Before Parting〉、〈Death of Juliet〉三個段落亦十分經典。
它的故事,可是跨時代經典不敗之「三角戀」——
有一天,戈洛王子( Golaud)在森林發現了謎樣女子梅麗桑德(Mélisande),在她同意之後帶她回家。後來,戈洛王子決心娶梅麗桑德為妻,想不到,梅麗桑德卻跟戈洛王子同父異母的佩利亞斯(Pelléas)越來越親近。
隨著戈洛嫉妒心加劇,佩利亞斯決定離去,卻在最後一次與梅麗桑德見面之際,被戈洛所殺、梅麗桑德也即將於不久後離開人世……
德布西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是他唯一一部歌劇作品,耗時九年才完成。音樂風格感性又夢幻,和聲獨特又富有意境,全劇鮮少有重複的段落,陰暗的森林、洞穴、深井等布景宛如角色內心狀態的顯現,具有象徵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德布西更捨棄了傳統歌劇的詠嘆調與宣敘調,以朗誦(Declamation)、加上法文獨有的抑揚頓挫呈現。
身為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擅長將音樂轉化成獨有的個人色彩,每一顆音符宛如畫筆般的存在,不只細膩地反映出人物狀態,更在獨一無二繪製出的聲音世界中,一次次觸動著我們的感官。
法國作曲家佛瑞(Gabriel Fauré)同名之作《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作品80》(Pelléas et Mélisande, Op. 80),原先是獲劇院邀請、替梅特林克《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創作的戲劇配樂(Incidental Music)。在這之後,佛瑞才將原先寫好的素材重新編排成管弦樂組曲,由〈前奏曲〉(Prélude)、〈 紡紗女〉(La Fileuse)、〈 西西里舞曲〉(Sicilienne)、〈梅麗桑德之死〉(La Mort de Mélisande)組成。
〈前奏曲〉安靜神秘,似乎在象徵著《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角色間微妙的吸引力,幽微的悲傷散落在樂音之中,彷若預示著三人關係的悲劇結尾;〈 紡紗女〉以小提琴快速靈巧的節奏,演繹出梅麗桑德紡紗之景,雙簧管的獨奏清澈動人;〈 西西里舞曲〉在豎琴與長笛交織下,形成一股寧靜、安詳的田園風光,是組曲中的經典曲目,被改編成無數版本,受歡迎程度之最;〈梅麗桑德之死〉悲傷、感人、旋律優美絕倫,使得聽眾聽完後心中留下無限餘韻。
如果不太熟悉古典音樂,那麼你聽完德布西、佛瑞《羅密歐與茱麗葉》歌劇和管弦樂組曲後,可能會烙下夢幻、清新、嫻靜、詩意等「氛圍型」關鍵字;那麼,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版本的交響詩《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你可能會有坐立難安、懸疑未知、迷茫不安等「害怕型」關鍵字的產生XD
從時代上,我們可以明瞭他們曲風間差異——
佛瑞出生於 1845 年,身處浪漫樂派後期與二十世紀初之際,雖然身旁許多音樂家追求創新的創作手法,佛瑞卻揮別了德奧音樂的厚重繁雜,往精緻典雅之路成風格;德布西出生於 1862 年,雖然與佛瑞相差不遠,卻走出了自己的一條「印象」之路,是印象樂派的奠定者(雖然他本人不喜歡被這麼說 XD),音樂氛圍性極強,如詩如畫如夢,又帶有朦朧的色彩;荀貝格出生於 1874 年,創作風格後期直接走出了調性的範疇,還走出了極具特色的「十二音列」之路,音樂風格比較「叛逆」一些( ー̀֊ー́ )✧
1901 年,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向荀貝格介紹了《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他覺得梅特林克的戲劇作品相當具有歌劇潛力;只不過,當時在柏林的兩人,並不知道德布西已經著手替本作撰寫歌劇,「當時我曾計畫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譜寫成歌劇,但我放棄了這個計畫,在我不知道德布西已經將此作改編成歌劇的情況下。雖然我的交響詩中可能失去了(《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多數美麗的部分,但我的人物可能變得更具歌唱性——這也是撰寫交響詩帶給我的收穫,用更精準的單位,描寫人物和情緒。」
雖然荀貝格《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轉換成交響詩形式撰寫、首演還遭到慘烈的評價迎擊;但是,隨時時間一天天過去,大眾也在荀貝格《Chamber Symphony No. 1, Op .9》、《the Five Orchestral Pieces, Op. 16, Pelleas》等作品陸續推出後,漸漸理解他的作品,評價也隨之改觀。
交響詩《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乍聽之下容易讓人覺得有些複雜,但細細推敲,我們會發現它其實不難理解——動機不斷被相反的動機包圍、五個不同的主題常常同時響起,旋律雖然難朗朗上口,卻有種魔力,讓人想不斷聽下去。
以四個段落組成的交響詩,跟隨著原版戲劇劇情推進,三個主角各有各的主題對應,開頭代表梅麗桑德的半音階使人印象深刻;隨後,角色彼此相遇,主題隨之對應、交纏,又交織著與愛呼應的柔情,就在不斷翻攪之際,代表著「命運」的動機落下,作品以淒涼的方式漸漸烙下帷幕,僅剩下代表著悲劇的主題——唯一的倖存者戈洛王子( Golaud)。
最後一組同名同姓樂曲,是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也比較不容易背錯的)「皇帝」系列!
首先,是聽起來莊嚴、磅礡、華麗的《皇帝鋼琴協奏曲》,藏著貝多芬在耳疾日益惡化之際、為了躲避戰爭在地下室埋首作曲的艱辛過往。
不過,皇天不負苦心人——《皇帝鋼琴協奏曲》不僅首演大獲好評,也是貝多芬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鋼琴家李斯特亦相當鍾愛此作。
而本作的雙胞胎、海頓的 C 大調絃樂四重奏《皇帝》( Haydn String Quartet No. 62 in C Major, Op. 76 No. 3 “Emperor”),是海頓 68 首弦樂四重奏作品中的經典之作,完美的旋律線條在各個聲部間交互交織、不同寫作方式融會貫通(包括了變奏曲、小步舞曲曲式),第二樂章的變奏曲主題、替皇帝法蘭茲二世(Franz II)創作的讚美歌《上帝保佑吾皇法蘭茲》(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是必聽段落。
看完今天的介紹後,你是不是對這些同名性的「偽」雙胞胎樂曲,多了一些印象了呢?
如果你有新發掘的同名同性樂曲,歡迎隨時推薦給我們,編輯會努力整理他們的家譜往事給大家ʕ•̬͡•ʕ•̫͡•♥︎那麼,我們下篇見!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