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傳統樂器哨角注入新元素 北港媽祖「哨角 2.0」計畫再現文化光輝

本篇字數:381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381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封面圖/張朝欣 攝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北港媽祖遶境將於 16 日展開,其中負責開路護駕的震威團哨角隊面臨成員老化及傳統工藝傳承問題。今年,北港朝天宮攜手台師大音樂系推出「哨角2.0」計畫,透過樂器改良及新曲創作注入現代元素,展現新舊交融的文化風貌。
震威團哨角隊創立於康熙 33 年(1694 年),與朝天宮同時成立,象徵「如天雷之震」,負責媽祖遶境時的開路工作。然而,隨著社會變遷,哨角隊面臨成員老化及技術傳承挑戰,急需新的活力加入。
台師大教授葉樹涵率管樂隊編創新曲〈享於克誠〉及〈角迎聖門〉,並打造改良式哨角,於 13 日在朝天宮廟埕首演,吸引大量遊客聆聽。
葉樹涵表示,東方哨角與西方號角有共同淵源,「哨角 2.0」計畫期望促進哨角多元化發展,並與在地教育機構合作培育新血。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俊宏表示,結合台師大的創作與震威團的百年文化,可望激盪出兼具傳統與創新的哨角文化,未來更期待其登上國家慶典舞台。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