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煉獄」——從掙扎到覺悟,違背遺志的馬勒升 F 大調第十號交響曲與補完版

本篇字數:2,082 字閱讀時間:3 分鐘

是否要完成作曲家生前未完成的作品,向來是古典音樂界中的一大難題——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馬勒(Gustav Mahler,1860 – 1911)的升 F 大調第十號交響曲,便是其中最具爭議的案例之一。

這部作品的遺稿,原本註定要隨著作曲家的離世而焚毀;然而,幾經波折,最終在以學者德里克.庫克(Deryck Cooke,1919 – 1976)為首的音樂家們努力下,第十號交響曲以補完版之姿重返舞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馬勒的這首升 F 大調第十號交響曲,以及其背後的故事。

不願公開的遺作草稿

故事說回 1910 年 9 月。那時,馬勒剛結束了降 E 大調第八號交響曲在慕尼黑的首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堪稱其人生的巔峰——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馬勒的私生活卻陷入了一團混亂:日益惡化的心臟病摧殘著他的身心,而與妻子阿爾瑪(Alma Mahler,1879 – 1964)的感情破裂更令他大受打擊。

身心的雙重打擊使馬勒的創作陷入困頓,他決定選擇閉關投入第十號交響曲的寫作。然而,這段孤獨而焦灼的創作時光並未持續太久。1911 年,他抱憾辭世,第十號交響曲成了未完成的遺作。馬勒曾囑託將草稿焚毀,可見他不願世人窺見這份承載著深刻掙扎與私密情感的音符⋯⋯

1910 年,馬勒剛結束了降 E 大調第八號交響曲在慕尼黑的首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堪稱其人生的巔峰。圖/Moritz Nähr

馬勒升 F 大調第十號交響曲中的「煉獄」

馬勒第十號交響曲雖未完成,但其草稿所透露的風格趨勢,已顯現出馬勒後期成熟的音樂風格。全曲設計為五個樂章:慢-快-慢-快-慢的交錯結構。然而,與第九號交響曲的陰鬱凋零不同,第十號交響曲在某些段落中展現出更直接的情緒衝突與個人內心的訊號,無不暗示著其內心的掙扎。

他在手稿中留下的文字註記充滿著對阿爾瑪的情感投射與掙扎。例如在終樂章手稿中,他寫下:「Für dich leben! Für dich sterben!」(為妳而生!為妳而死!)、「Warum hast du mich verlassen?」(你為什麼離我而去?)

特別的是,第十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煉獄》,全長僅約四分鐘,卻是整部交響曲最核心的部分。樂章以簡約、不安的節奏與疏離的配器展開,旋律的線索卻反覆迷失,彷彿充滿著不確定性與對未來的試探。馬勒在草稿中註有「Erbarmen」(憐憫)、「Ach!」(唉!)等字句——顯示了第三樂章這不僅是形式上的中段,而是情感與靈魂交會的「過渡之所」。而樂章的標題「煉獄」更明示其精神意象:位於極樂與地獄之間,充滿懺悔與過渡,象徵著作曲家面對生命與死亡的矛盾掙扎。

馬勒在手稿中註有「Erbarmen」(憐憫)、「Ach!」(唉!)等字句——顯示了第三樂章這不僅是形式上的中段,而是情感與靈魂交會的「過渡之所」。圖/International 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

違背遺志的補完版

馬勒逝世後,第十號交響曲的手稿一度被視為不可解的謎團。尤其當人們得知馬勒生前曾要求焚毀這些草稿,更讓人對於補完一事懷有敬畏與猶疑。馬勒的遺孀阿爾瑪也是一位作曲家。她曾希望按照馬勒的遺志,不公開此作品。但是到了 1924 年,她還是決定公開演出此曲的部分完整樂章——第一及第三樂章。同年她也出版了第十號交響曲手稿的影印本,展示了馬勒草稿的詳細程度。同時,阿爾瑪邀請作曲家克雷內克(Ernst Krenek)完成手稿部分樂章的總譜,但該行為也遭到部分學者和愛好者的批評。

幾經波折,至今最常被演出的補完版,是以庫克為首的學者、音樂家們協力於 1976 年完成的「庫克版」。他們在 1960 年代開始著手解讀與整理手稿,與多位音樂學者與指揮家合作,最終完成可演奏版本。初稿於 1964 年首演,在經歷數次修訂後,最終版本於 1976 年出版。

庫克在補作過程中極度謹慎,堅守不添加原稿中未出現的主題材料,盡可能以「解譯者」而非「創作者」的角色還原樂思。他認為:「我並非完成了第十號交響曲,而是使馬勒的聲音能被聽見。」

英國學者庫克(Deryck Cooke,1919 - 1976)。圖/Mahler Foundation

 

庫克補完版的成功,賦予了第十號交響曲得以登上舞台的生命,卻也引發關於藝術倫理的討論。有人視之為對馬勒意志的背叛,也有人認為這正體現了馬勒音樂中「與死亡搏鬥」的核心精神——即使未完成,仍要向聽眾訴說生命的最後真相。

五月,是懷抱著生命的遺憾的馬勒與世長辭的月份。今年(2025)五月,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將演出這首不僅僅屬於馬勒、還屬於所有研究馬勒、喜愛馬勒作品的人們的升 F 大調第十號交響曲庫克版。橫跨了世紀,這份本該化為灰燼的愛與悲,將繼續在樂音之中流傳於世。

時間|2025 年 5 月 25 日(日)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票價|300/500/800/1,200/1,600/2,000

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62116513990615041

※本文由【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委託,音音有代誌執行製作※

張佩琪
Author: 張佩琪

2024 春實習生。學音樂的人。和小豬佩奇(佩佩豬)撞名。 喜歡古典音樂、J-POP,還有諧音笑話;不喜歡會把水壺和食物放在鋼琴上的人。

張佩琪
2024 春實習生。學音樂的人。和小豬佩奇(佩佩豬)撞名。 喜歡古典音樂、J-POP,還有諧音笑話;不喜歡會把水壺和食物放在鋼琴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