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仍不變——臺灣音樂家「李泰祥」身上三個有關改變的故事

本篇字數:3,881 字閱讀時間:6 分鐘

當人想要跨出舒適圈、做出改變,「開頭」往往是最艱難的。

回想你的人生道路,是否存在一個那麼「改變」,撼動了你往後的所有日子?

李泰祥,以代表作〈橄欖樹〉聞名的作曲家,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像是〈走在雨中〉、〈你是我所有的回憶〉、〈一條日光大道〉、〈告別〉等。除了廣為人知的流行歌曲外,李泰祥也深耕古典音樂,作品類型橫跨完整編制的交響曲、舞劇、歌劇、清唱劇,到小型的室內樂或實驗音樂。

最近研讀了李泰祥的故事,發現就算是臺灣這麼重要的音樂家,生涯也並非一路平順,總是在不同選擇之間擺盪;更因為這個緣故,讓他的傳記被標上了「美麗的錯誤」的副標題。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他被冠上了「美麗的錯誤」的稱號呢?

那麼,就讓我們透過李泰祥生平中三個舉足輕重的改變,來認識他的故事吧!

改變 1:從「美術」到「音樂」

李泰祥以音樂家的身分聞名於世。有趣的是,他一開始的志向其實並不是音樂?

這個問題,就要追溯到李泰祥的童年時期了。出生於臺東馬蘭,李泰祥早年家境並不富裕,但因為父親堅持「好的教育及成長環境」才能脫離窮困,便舉家前往臺北讀書。環境的改變與對未來的迷惘,使得幼年的李泰祥相當不安。爸媽為了安撫他的情緒,在前往臺北的車程中,隨手拿了一本國畫冊哄他——想不到,竟然成為他對美術產生興趣的契機。國小國中時期,李泰祥持續在美術科一展長才,表現出他對美術的天賦異稟。

李泰祥的這張墨染畫,也是後來他的管弦樂作品《現象》的靈感來源之一。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國中畢業後,他沒有讀高中,而是進入了國立藝術學校(又稱藝專,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印刷科就讀。如願鑽研他所熱愛的美術,豈不是一樁美事嗎?孰料這個地方,卻和他想像中的不太一樣:他期待的是學到更多的美術技法,但美術印刷科反倒對於印刷技術更為講究。漸漸地,李泰祥對於印刷技術的訓練感到倦怠——想不到,轉機也來得相當恰巧,在他入學的隔年,藝專設立了音樂科。

但是,音樂又和這時候的李泰祥有什麼關係呢?

事情要說回他的國中時期。相傳某天,國中的李泰祥在一根電線杆上,看到了一則「小提琴教學」的廣告,出於好奇心,便循著上頭登載的資訊,找到了陳港清老師,開始學習小提琴。在藝專的第二年,李泰祥也在陳港清老師的鼓勵之下,報名了臺灣文化促進會主辦的小提琴比賽。他找上了一位在藝專主修鋼琴的女同學替他伴奏,在準備比賽的途中,李泰祥除了被音樂打動,那段有人一起鑽研音樂的時光也讓他永生難忘。

那年,李泰祥就在臺灣文化促進會主辦的小提琴比賽中奪下了第一名佳績。為了追尋更深層次的音樂,於是李泰祥從美術走向了音樂:他就此轉入了音樂科,主修小提琴。在音樂這條路上,頭也不回地筆直向前行。

同時,在藝專的第五年,他立下了志向:接下來的日子,以創作音樂為志。

改變 2:從「無法理解」到「投身創作」

從藝專畢業後,李泰祥以優異成績進入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北市交)擔任小提琴首席。這時的他相當活躍:不論是獨奏小提琴、指揮樂團,還是發表作品,都是他的日常。

1971年,李泰祥 30 歲的時候,從許常惠陳茂萱老師等人身上接觸到了「學院派的現代音樂」;隨後又在美國新聞處聽了美國作曲家羅格.雷諾茲(Roger Reynolds,1934-)對於現代音樂的演講。他聽到了來自美國的「新音樂」,想不到卻是未曾想過的樂音和噪音:這些鋸木、鋸鋼等許多奇怪的錄音,和他以往所習慣的音樂截然不同。

♫ 羅格.雷諾茲的現代音樂

這段音樂,是不是與你想像的音樂真的「差很多」?

但這樣的音樂,卻是美國當時音樂界所流行的新音樂。這不僅使得當時的人們感到衝擊,以音樂為志的李泰祥更是備感震撼。經過一連串的重新思考、反思,最後李泰祥竟拋下了一開始的無所適從,到後來燃起了一股想探索「樂音以外與後古典的『新的音樂』」的慾望——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做出一些「新的音樂」。

於是,他前往美國聖地牙哥現代音樂中心, 與 15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一同研習機遇音樂加料音樂、民族音樂、戲劇音樂等。回國後,他先後接下了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及臺大交響樂團的指揮。在臺大交響樂團,他演出了作品管絃樂《現象》。從下方譜例中就可以看出,有別於以往傳統音樂以五線譜記譜,他使用了相當前衛的手法創作,更體現出他從一開始的不理解、無法認同,到最終將現代音樂的技法成熟地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我們也在李泰祥的身上,看見了他接納新知的雅量與洞見。

《現象》譜例。李泰祥在《現象》一曲中,用畫筆「刷出」音樂會的濃淡、形勢、空間及音色,構成不同層次,來表現音樂的成長聚歛。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改變 3:從「古典音樂」到「流行音樂」

說起李泰祥的音樂最為人稱道的,即是他除了是一位創作古典音樂的作曲家以外,同時也會創作流行歌曲。

他的流行歌跟其他作曲家很不一樣,儘管使用了較貼近流行樂歌唱旋律及編曲,但在樂器的選用、和聲及伴奏的寫法等層面,其實處處可見「古典味」。如此「介於通俗歌曲和古典音樂之間」的風格,使他被評論為:「李泰祥很早就跨越了古典音樂及流行音樂之間的界線。」

那又是什麼原因,使得從藝專畢業、後來在交響樂團擔任指揮、一路浸淫在嚴肅的古典藝術音樂中的李泰祥,得到了這樣的後世評論呢?

故事就要說回 1971 年了。那年,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去世,同年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也宣布解散。當期美國《時代雜誌 TIME》以不到三頁的內文報導前者的訃聞,卻用了封面及十幾頁的巨型篇幅來訴說披頭四的故事。

「史特拉汶斯基這種重量級的作曲家過世的消息,竟然比不上流行音樂的花邊新聞?」李泰祥感到非常忿忿不平。

然而他的朋友、詩人余光中卻抱持著不同的想法。當時台灣正經歷了退出聯合國、保護釣魚台運動等事件,逐漸讓社會產生了台灣之於中國、現代之於傳統、西方之於東方等的民族思考。余光中認為,「作曲家應該正視流行音樂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作曲家的責任,應該是提升流行音樂與走進人群。

這個看法,讓一直以來認為「商業的流行音樂」和「嚴肅的古典音樂」,二者的層次、格局以及藝術價值截然不同的李泰祥,重新產生了不一樣的思考:如果一味地只活在古典音樂的小圈圈中,那是不是始終無法碰觸到人心?如果不去改變,那會不會最終也變得和史特拉汶斯基一樣,逐漸不被世人重視?經過了一連串的思考,他最終得出了結論:音樂一定要落實到人類的人性面,「如果終究就成為遭人遺忘的歷史,那豈不就一點意義都沒有嗎?」

於是,李泰祥跟上了七零年代民歌運動的風潮,從反對參與流行音樂工作,轉而下定決心,以改革通俗音樂為志業。

然而,在他投身創作的初期幾年,並沒有受到唱片公司的青睞。許多唱片公司仍然擔心這些歌曲不會受到群眾的歡迎,而不敢出版他的唱片。那是什麼原因,把李泰祥的音樂推向了流行舞台、大獲成功呢?

兩位關鍵的貴人,正是電影導演屠忠訓及歌手齊豫

當時,電影導演屠忠訓正在籌備一部電影《歡顏》,想要使用「與當時風格不太一樣」的歌曲。他想來想去,最後找上了李泰祥。於是,便有了李泰祥的配樂專輯《歡顏》。他在這張專輯中做了許多的嘗試,例如李泰祥在《青夢湖》一曲中,融合了莫札特風格,好比阿貝爾替低音(Alberti Bass)的使用,也用了清澈的鋼琴作為副旋律點綴,彷彿波光粼粼的湖面及青春的美少女的景象即在眼前。這些對於商業市場具有實驗性質的音樂,想不到獲得了大眾好評,使得李泰祥大受鼓舞。

使得專輯《歡顏》大獲成功的關鍵,負責演唱歌曲的歌手也功不可沒。李泰祥在校園民歌大賽金韻獎中,聽見了齊豫高亢透亮、卻帶點滄桑柔情的歌聲,大為驚喜;後來兩人便一同合作,推出了許多唱片,《橄欖樹》就是其中之一。這首由三毛作詞、由臺灣女歌手齊豫演唱、在 1979 年發行的〈橄欖樹〉,不僅入選香港第二屆十大中文金曲得獎名單,也曾經被不少歌手如費玉清、孫燕姿、吳青峰等翻唱,是紅極一時的經典代表作。

改變,仍不變

相信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改變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但是,也有些人能夠鼓起勇氣擁抱改變、順應世界,最終再回過頭來改變世界。在李泰祥的身上,我們不僅能看見三個階段不同心境的改變,更從中看見他一生對於音樂的追求,和勇於接納新知識的勇氣。儘管不論是整個社會、音樂界,還是李泰祥本身,都必須隨著時代而變化;但對於好音樂的堅持及熱愛,仍然是他心中無法搖撼而亙久不移、始終追尋的方向——最終感動了他的每一位聽眾。

希望今天李泰祥三個「改變」背後的故事,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張佩琪
Author: 張佩琪

2024 春實習生。學音樂的人。和小豬佩奇(佩佩豬)撞名。 喜歡古典音樂、J-POP,還有諧音笑話;不喜歡會把水壺和食物放在鋼琴上的人。

張佩琪
2024 春實習生。學音樂的人。和小豬佩奇(佩佩豬)撞名。 喜歡古典音樂、J-POP,還有諧音笑話;不喜歡會把水壺和食物放在鋼琴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