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讓孩子參加音樂比賽嗎?參加音樂比賽能學到什麼?

本篇字數:2,561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全台各地大大小小的音樂比賽,兩隻手都數不過來,尤其寒暑假期間,常能看見家長帶著孩子「征戰全台」。不過,參加音樂比賽對孩子來說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要讓孩子參加音樂比賽?

這一次,音音有代誌特別邀請到了兩位家長──黃子嘉、黃子寧兄妹的媽媽劉美娟,以及李心恬的媽媽,來分享他們是如何陪伴孩子踏上這趟冒險之旅,在比賽的過程中,又和孩子共同學習了些什麼呢?

孩子參加音樂比賽,原來有「這個」原因?

劉美娟自己本身具有鋼琴專業,除了「媽媽」這個身分之外,更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不過呢,子嘉的比賽長征,卻不是由她開啟的。原來,隨著孩子的技巧逐漸純熟,劉美娟特別找了另一位良師,此後便完全尊重指導老師的決定。

就這樣,在子嘉小學一年級時,指導老師為他安排了人生的第一場音樂比賽,從此踏上長達六年、馬不停蹄的比賽之路,台灣有名的比賽基本上都參加了;而到了妹妹子寧,前面「練等」的過程更是全面加速,從 3 歲半開始學琴,小班就彈到了小奏鳴曲並參加比賽。

說這些比賽是「冒險」,那可真是一點也不為過,劉美娟笑說,當時覺得終於可以讓孩子出去見見世面,也期望他們能透過機會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對於最終名次,倒是沒有特別想法,只希望這樣的闖蕩,能為音樂學習帶來收穫。

劉美娟對孩子來說,有著「老師」跟「媽媽」兩種身分,從零開始陪孩子踏上音樂之路。圖/音音有代誌攝影

有類似想法的,還有心恬的媽媽。她相信,參加比賽更像是為孩子創造一個成長的契機,名次並不是唯一考量。

無論是「小班」或是「5 歲」,聽起來接觸比賽的時間都很早,這是不是代表音樂比賽應該越早參加越好呢?心恬媽媽分享自己的心得:每個孩子學習的狀況不太一樣,因此第一次參加比賽的年齡也沒有「絕對」,只要是曲目準備充分、身心都可駕輕就熟的狀態,便可以去嘗試。

參加音樂比賽,竟然可以學到這些事!

既然說是「冒險」,那當然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囉!心恬一路走來,除了獲得卓越音樂新秀獎、文化盃、巴洛克音樂大賽等各大比賽冠軍,更一步一步走向國際,從香港、日本,一路比到美國、瑞典、比利時等地。

將整個世界當作地圖,每到一處都會發現新的寶物。像是心恬七歲時,需要到香港參賽,家人們便組成了一行六人、三代同堂的超強啦啦隊,除了能陪著心恬比賽,還能一起觀光旅遊,留下不少美好的回憶。心恬媽媽也發現,孩子在四處挑戰自己的過程中,見識變得更加深廣,也因此更享受、喜愛音樂之美。

除了在台灣參加比賽,心恬一家更陪著她去世界各地冒險。圖/心恬媽媽提供

不過,比賽帶來的收穫可不只這些!劉美娟分享道,比賽其實也能幫助「提升自信心」!她笑說,在比賽上有了好的表現、好的成績,就算不是第一名,也能讓孩子學習肯定自己,而且不只是自家孩子,其他學生身上也能觀察到這樣的轉變。

音樂比賽怎麼挑?好的場地帶你上天堂!

這麼多比賽,究竟要如何挑選呢?圖/GIPHY

雖說是冒險,但孩子的時間與精力有限,也無法把所有比賽通通參加個遍。那麼,兩位家長又是如何挑選音樂比賽的呢?

心恬媽媽首先會評估「場地」與「主辦單位」兩個面向,以選擇專業合適的比賽為目標。劉美娟也認為比賽場地非常重要;每次比賽,學生們都會很努力準備,而好的場地,才能留下好的畫面跟聲音、讓小孩表現出最好的一面。

此外,她也向我們分享本身的觀察:獎金與音樂會,都能為參賽者帶來很好的回饋跟動力,尤其是「演出機會」對參賽者來說是很大的誘因。像是子嘉小學時並非音樂班學生,平時少有上台機會,便會因為想要參與音樂會而努力練習,並且非常享受上台的過程。此外,有些賽事會留下官方錄影紀錄,對於參賽者和家長來說都是很好的回憶。

怎麼陪孩子準備音樂比賽?家長就是最佳支持

踏上冒險能帶來許多收穫,但要怎麼樣才算是做好了比賽的準備呢?身為孩子的最佳後援,心恬媽媽會陪著孩子累積曲目,在比賽之前一起多聽、多思考、多感受,並且用樂觀正向的鼓勵方式,為孩子增添安全感。

心恬媽媽會陪著孩子在比賽前一起累積曲目。圖/李心恬臉書

劉美娟更是充當了全方位「補給站」,在琴房中便是老師,會以高標準、高要求去看待孩子的表現,要求孩子在比賽期間維持基本功的練習。她笑說,其實孩子平常的練習已經很足夠,所以並不會為了比賽而特別加練,不過呢,也別想因為有比賽就逃過其他功課喔!最多是在賽前兩三天才能稍微休息。

出了琴房,媽媽的角色則會給予溫暖的心靈支持,爸爸更是一肩扛起「聖誕老公公」的任務!依照孩子的喜好挑選一些小獎品作為鼓勵,像是子寧喜歡的機器人、子嘉喜歡的質感小物等等,用小小禮物激勵孩子們,在比賽時展現更好的自己。

劉美娟努力給予孩子全方位支持,陪著孩子們一起比賽、一起冒險。圖/音音有代誌攝影

如何看待比賽成績?得名絕不是唯一標準

兩位家長都相信得名並不是比賽唯一的目標,但孩子難免會在意成績,這時候家長又該如何陪孩子看待比賽結果呢?心恬媽媽表示,自己會提醒孩子放鬆身心、知足常樂。而劉美娟則說,平常已經進行嚴格訓練,比賽盡力就好,沒有人會希望自己表現不好,所以也不會因為不如預期而責備孩子。

聊到比賽成績,劉美娟分享了一個曾經發生在子嘉身上的故事:有次比賽,子嘉一次報了兩個組別,其中一場得到了第一,另一場卻直接掉出十名以外。這樣的結果,令孩子非常難過與不解,然而,比起「質疑結果」,劉美娟反而抓緊機會與孩子討論:是不是還可以進步啊?這次有沒有偷懶呀?或許可以再更努力呢?

在比賽中,不免有成績的爭議,然而,子嘉的老師給予了非常好的音樂觀念:參加比賽時,應該尊重評審與主辦單位,遇到自己覺得不公平的時候,也應當學著怎麼尊重其他參賽者的表現。畢竟藝術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拿了較差的分數也不代表不好。劉美娟堅定地說:比賽不是只有成績才是一切,態度與處事更是重要;尊重觀眾、尊重場地、尊重其他參賽者,這些事情,比彈琴更值得學習。

每一次參加音樂比賽,都猶如一場冒險,不知道會遇到怎樣的人?得到怎樣的結果?然而,劉美娟認為,上台本身就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情,也相信孩子每次上台一定都是進步的。

看完了這些分享,身為家長的你,會想要陪著孩子一同參與這樣的冒險嗎?如果真的踏上音樂比賽的征途,又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收穫呢?

音音推推
Author: 音音推推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音音推推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