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她的音樂看見似曾相識的自己,向外到內探索埋藏的「自我」——專訪新生代音樂人謝翰林(Jenn H.)

本篇字數:4,426 字閱讀時間:7 分鐘

在這個熟悉他人之前、會先用 MBTI 嘗試理解想像他人的世代,採訪開頭,翰林就先和我透露她的 ENFP 本色,「雖然我介在 E 和 I 之間,但日常中的我大多還是這個性格,有些拖延、偶爾分心,但又希望自己做些什麼,還有點完美主義。」聽上去雖然矛盾,但不得不說,以編輯的角度這正是 ENFP 的完美體現。(ENFP 的你覺得呢?)

雖然平常看不出來,但我知道,ENFP 的信念感與意志力可是超乎想像的強,就好比當我問翰林至今影響你最深的一句話時,她回答我,「信念比一切都重要,不僅是成功的基石,還能引導你穩步前行,而能助你一臂之力的人,好似也能在冥冥之中吸引而來。」

相信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正在做對的事,就能在歷經滄桑曲折後突破重圍,把想像填進現實,走出自己的明晰之路。

她與音樂

音樂對翰林而言,始終是驅使自己蛻變的原動力,令人想不到的是,當初音樂也用相當特別的方式走進她的生命中,「小時候聽見哥哥在練琴,就讓我對學琴產生了莫大興趣。那個時候,父母常常一大早就出門工作,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見到彼此。於是,我就默默在客廳的家庭共用留言板寫下『我想要學鋼琴。』取得同意後,就開始學了。」

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當初無聲的音樂學習宣告,竟成為翰林往後日子不可缺少的必須,鋼琴學到國二、後來繼續自學吉他,高中時還加入了熱音社。

至於會確立音樂之路,則像是一場命中注定的緣分,「我第一次聽見柏克萊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是出自吉他老師之口,大學時,想不到他們就在離我家不到十分鐘的地方跨域招生。」懷著對音樂之路的嚮往與期待,翰林全心全意投入準備,錄取通知出來的剎那,翰林又驚又喜,「我跟家人說考上的時候,我媽媽還說,你是用鋼琴去考試的嗎?我說不是,是用吉他啦!(笑)」

翰林現在的音樂工作室。圖/翰林提供

抵達美國之後,身處提供學生許多業界合作機會的柏克萊音樂學院,專攻「作曲、編曲、製作」領域的她,累積許多作曲、編曲的實務經驗,還包括與墨西哥國寶女歌手、拉丁葛萊美獎得主 Aida Cuevas 合作,「看到她本人的瞬間,不禁給我一種『台灣鄧麗君』的感覺,氣場很強但人非常親切!」

那個時候,她也首次遇到在編好曲的情況下、突然要更動 Key 的情況,只不過,危機就是轉機,「那時我的教授說,『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畢竟,能提早在學生時期提前體驗出社會可能會常常需要應對的「慣例」,不僅是快速進步的輸送帶,也能提前掌握危機處理能力、使工作更有效率。

然而,縱使音樂這條路宛如命中註定,揮舞著以夢為名旗幟的我們,終究會有要戳破夢幻泡泡,回到現實的一天。

在柏克萊念書時期,翰林雖然拓寬了爵士樂、電子舞曲、放克音樂、無伴奏合唱到管絃樂團等多樣音樂視野,心境上卻混雜著迷惘、陰翳、不那麼愉快的複雜情感,「以前面對有一些東西會想要很暴力的去解決,例如看到別人做得比較好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競爭心理;那個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的強項在哪裡,過得沒有很開心。但回頭想想,那個時候才二十歲左右的我,既不是本科系出生、心態上肯定也沒那麼成熟,好像也不用那麼責怪自己。」

當靈魂不那麼健全時,爬梳自己內心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歷經七年的淬鍊之後,現在的翰林,總算能好好地與過去和解,除了實務經驗的提升,心態上也進化了不少,「現在我會覺得,我的強項是有說故事的能力!我希望能透過一首又一首的歌曲,感動和療癒更多有相似感受、境遇的人。」

從外到內的全面探索:《From E to I》

畢業之後,回到台灣的翰林,在教學、接案的生活中穿梭,不安感卻不時襲來,「因為很想發作品,那個時候又沒有實際行動,焦慮之際,想不到專輯的第一首歌《insomnia》竟隨之而生。」

2023 年,翰林發行了專輯《From E to I》,專輯分成上半部「E」(E-side 外部)、下半部「I 」(I-side 內部)兩大部分,「剛開始想發專輯的動機夾雜著『想讓自己被看見』的想法,對於『自我』卻有些失焦。因此,第一首歌《Insomnia》沒有問題,但到了《coffee》就會想要迎合大眾,選擇創作比較不擅長的 R&B 曲風。」

當對自我產生懷疑,偶爾蒙混和欺騙就會隨之產生,漸漸地,我們可能會變得沒辦法直視這樣的情緒。但一直以來都抱持著「情緒來襲就要面對它!」的翰林,選擇對現狀進行一次次的思索,讓專輯徹徹底底的從「外」走到「內」,探索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裡頭包裹著各式各樣的曲風——

喜歡說故事的她,整張專輯隨著故事脈絡,帶領我們進入她多彩的音樂世界——因為太想改變、創作慾隨之而生的《Insomnia》,再到《Coffee》譜出日復一日的日常,歌詞最後的那句「I want a change」的悸動延伸到了《Dancing to my beat》。只不過,如此開心做音樂的日常,卻因《Bad news》被打亂,進入到無限低落的循環;這個時候,陷入自卑負面情緒的自己(歌曲《Prophecy》),決定要Throwback》,試著回溯過去經歷的點滴,反倒陷入怎麼想都想不出個頭緒、愈發困惑的窘境。那麼,不如讓我們試著把這些複雜的情緒都Throw away》、回歸到純粹的狀態(歌曲編制僅有鋼琴和主唱),旁邊還有個永遠支持你做任何事情的《Dad》。重新攫取動力之後,最後一首,是藏有希臘神話「伊卡洛斯」(註一)的《Aiming for the sky》。但專輯中的這首歌,卻翻轉了原本故事的悲傷結尾,將爸爸的支持作為動力之本、靠近太陽也無妨,因為已經靠近「它」的自己,早已死而無憾。

《From E to I》花了八個月的時間製作,翰林在自己的錄音室錄製了大部分吉他、鋼琴、貝斯和人聲。圖/翰林提供

《Insomnia》是專輯《From E to I》的源頭,當時,失眠的時候翰林的心臟卻蹦蹦跳著,「我好想嘗試!我好想做做看!」的想法不停翻騰而上。因此,《Insomnia》比起直翻的「失眠」,對她來說更是無可替代的動力與無限膨脹的創作慾。

創作此首歌曲的時候,翰林正沉迷著法國音樂人 FKJ 的作品,因此,我們也能在《Insomnia》裡頭,聽見 Funk、Nu Jazz、Soul 等不同音樂類型交融出舒服、放鬆、沉醉的風貌。

除了這首作品外,《Prophecy》是編輯很喜歡的作品,有種在重重迷霧中找到前進方向,勇敢直視前方、前往全新國度之感。

這首作品,創作要回溯到翰林於就讀柏克萊音樂學院時期,當時,因為沒有成功選上大型表演 arranger 的職位大受打擊、情緒 emo 到谷底的她,在必須交作業的「不得不」之下,完成這首作品。雖然是描繪低潮時期的心境,有趣的是,《Prophecy》其實代表「預知夢」,你知道是為什麼嗎?(笑)

其實,在收到通知前,翰林就預先通過夢境知道自己沒有選上 arranger!(是不是超神奇!)

而有著複雜情感的《Coffee》,是翰林創作時曾大喊:「整張專輯做下來,我最討厭《Coffee》這⾸歌了!」的作品。因為迎合大眾「比較喜歡 R&B 」而輸出的作品,創作過程有些碰壁;但現在回頭去看,過去的迷惘反倒成了祝福,「現在那種『討厭』的情緒已經不在了,對我來說,反倒像是歷歷在目的成長過程。不需要因為別人喜歡而去創作,而是要用自己有的創作能量去延伸、好好抒發,或許才是創作之於我的意義之一。」

跟大學同學 Shivam Sengupta  合作的《Aiming for the sky》,則是正能量滿滿的存在,也讓我聯想到王爾德(Oscar Wilde)那句,「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當中仍有人仰望星空。」故事中,伊卡洛斯(Ikarus)就算身處困境仍渴自由;反過來想,如果他因為被關進迷宮高塔就與失落共存,也許永不得而知「太陽」的面貌,而對應到我們的人生亦如是——

失落、悲傷有時,但假如始終保持著向前看的信念,或許就有再次仰望天空的可能。

她笑說,「專輯的上半部就是水瓶、雙子、天秤座的集結,也就是風象星座,天秤座對應到《Coffee》、水瓶座對應到《Insomnia》,雙子座則是《Dancing to my beat》;專輯的下半部是比較內耗的狀態,因此,整體都充滿了巨蠍座還有雙魚座的感性與負能量,但到了最後一首歌《Aiming for the sky》則多了一絲絲天蠍座的影子,有那種打破現狀、勇往直前的感覺!」

往後

面對未來,翰林希望可以多嘗試現在沒有接觸過的音樂類型、有機會也想去美國音樂製作公司工作,擴大自己的眼界,「音樂劇」亦是她相當感興趣的領域之一。好比近期,她就在台灣第一個音樂劇 Podcast 《盲目徵信社》中擔任作曲、錄音與混音,讓喜歡說故事、嘗試新鮮事物的她興奮不已,夾雜的些許擔憂也立刻煙消雲散,「當初接觸到這個案子的時候,我問負責人說,把音樂劇用『聽』的方式表達,真的可行嗎?但我那個時候想,不管了!我就先去做做看!」

有些天馬行空、完美主義,想要嘗試就會勇往直前;有些矛盾、有些情緒化,需要抒發的時候會直接與「不舒服的情緒」面對面。擁有如此反差特質的翰林,是我覺得她的音樂能如此貼近人心的緣故——

無論你展現何種姿態,她都能試圖理解、包容,並且發揮自己善於說故事的特質,讓你的不安、挫折、迷惘等負面情緒有處安放,使我們重拾勇氣、從外到內好好地挖掘自我,傾聽內心的聲音。

她的音樂,永遠會為你保留一個位置,如同《From E to I》般,好好接住你。

(大家也可以多多期待翰林未來的新作品唷)

 

註一

  • 伊卡洛斯(Ikarus)是希臘建築師兼發明家代達羅斯(Daedalus)的兒子,代達羅斯替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Minos)建造一座路線設計非常巧妙的迷宮,用來關住米諾斯牛頭人身的兒子彌諾陶洛斯(Minotar)。但國王擔心迷宮祕密走漏,下令將代達羅斯父子關進迷宮高塔。
    但是,渴望自由的達羅斯父子,為了逃出迷宮,設計出了一雙飛行翼,不料飛行翼卻不耐高熱,年輕的達羅斯兒子就因為接近太陽、導致蠟翼融化,最後墜海身亡。

    (資料來源:遠見,“做一個勇敢飛向太陽的伊卡洛斯”)

Karen Lee
Author: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