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女皇」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雙面人生:20 世紀最備受讚譽的女高音之一,實為渴望幸福家庭的平凡人

本篇字數:3,628 字閱讀時間:6 分鐘

她是 20 世紀最備受讚譽的女高音之一,然而,舞台背後的她,稱不上不幸,但也無法與幸福劃上等號——如果有來生,她或許同樣會選擇歌唱,但不會選擇用同樣的方式接觸歌唱;如果有來生,或許她會選擇成為一個擁有幸福家庭和孩子的平凡女性。

音樂之路絢爛背後的掙扎

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出生於美國紐約,從小頗具歌唱天賦。然而,由於母親對她歌唱之路的期待,卡拉絲一直在高壓的音樂環境中生存,還要抗衡內心的種種不平衡,好比她覺得自己沒有那麼有才華、姐姐更漂亮又有天賦,「我姊姊身材苗條、美麗、友善,我媽媽一直以來都比較喜歡她。我是醜小鴨,又胖又笨、不受歡迎,而對孩子來說,覺得自己醜陋又不被需要是一件很殘酷的事。」

我媽媽不允許我照鏡子超過五分鐘,我必須學習,我不能在這種瑣事上浪費時間。」從小,卡拉絲就在媽媽的嚴厲教育下學習音樂,難以與「純粹學習的快樂」劃上等號:
圖/wikimedia

後來,在父母關係不穩定的情況下,母親帶著兩姊妹到希臘雅典生活,卡拉絲進入雅典音樂院、跟著女高音 Elvira de Hidalgo 學習。慶幸的是,Elvira 不僅對卡拉絲相當好、還稱讚她很有天分,讓卡拉絲第一次體會到了有「家」的溫暖,陸續在《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等歌劇中演出。

不巧的是,當她準備開啟自己的女高音生涯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卡拉絲母女的關係也即將碎裂……

那些不幸和無可被取代的代表作

戰爭發生期間,卡拉絲母親強迫她招待德國、義大利士兵換取金錢和食物,導致母女關係日益崩壞,漸漸不再與彼此交談。1945 年,卡拉絲返回美國,開始在義大利威尼斯、佛羅倫斯、那布列斯、羅馬、米蘭,以及倫敦、美國等地亮相演出,聲音獨特、顆粒感極強、顫音獨樹一幟、情感豐沛的她,具備了所有戲劇女高音的條件,幾乎可以勝任所有歌劇抒情與花腔角色。

卡拉絲的出現,不但使得 19 世紀「美聲」 (Bel Canto)唱法復甦、文琴佐·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葛塔諾·董尼采第(Domenico Donizetti)作品得以重現,更讓她有了「La Divina」(神聖的人)的美名。

備受讚譽的她,卻在 1958 年,遇上了演唱生涯的莫大考驗。

1958 年,卡拉絲的聲音開始出現了狀況,一場在羅馬歌劇院的演出讓她跌入谷底。原本,在歌劇院的彩排一如既往的完美,但當卡拉絲回到了更衣室,突然感受到一陣寒意,或許是隔天噩耗的預兆——凌晨,卡拉絲發現,她沒有辦法發出任何聲音,而那晚歌劇《諾瑪》(Norma)的門票早已售鑿……雖然試圖用藥舒緩,但是,她的身體仍舊不堪負荷整場演出,使得歌劇在第一幕後嘎然而止,遭受到大量新聞媒體的攻擊。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過後,雖然成功回到了舞台,但她與大都會歌劇院喬不攏的合作關係、與丈夫的關係、與親密好友之間的關係等始終是新聞媒體喜歡取材的對象,「情緒暴躁、喜歡取消演出」的標籤硬生生地跟著她好一陣子。

縱使遭受到許多不公平的待遇,卡拉絲不願意多做解釋的性格,使得與飽受讚譽的歌唱事業並肩同行的,是自身褒貶不一的形象。

1964 年,在倫敦科文特花園(London’s Covent Garden)完成歌劇《托斯卡》演出後,卡拉絲拍攝了首部電影《Medea》。1973 年到1974 年,卡拉絲完成了最後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在 1977 年因為心臟病離開人世之前,她已經演繹了超過四十個角色、錄製了超過 20 部完整歌劇,其中,歌劇《米蒂亞》(Medea)、《托斯卡》(Tosca)、《茶花女》(La traviata)、《清教徒》(I puritani)、《諾瑪》(Norma)都是她的代表作。

《諾瑪》(Norma)

歌劇《諾瑪》中女主角:女祭司(The High Priestess)諾瑪,無疑是卡拉絲一生中的代表作,由她演唱的詠嘆調〈聖潔的女神〉(Casta Diva)尤為經典。

歌劇《托斯卡》(Tosca)

卡拉絲版本的《托斯卡》,深具戲劇性,數度讓人因為她的傾情演繹潸然淚下,歌聲中夾雜的悲喜交雜、無奈滿溢,是女高音聲樂演唱經典中的經典,有「永遠的托斯卡」美名,也是為唯一一部卡拉絲以影像形式被保存下來的歌劇演出。

歌劇《米蒂亞》(Medea)

《米蒂亞》女主角米蒂亞,是一個復仇心極強、讓人又恨又愛的角色。為了演好米蒂亞,卡拉絲投注了極大熱情,還減重了約三十六公斤。

歌劇《清教徒》(I puritani)

原先,卡拉絲沒有預計要在歌劇《清教徒》中亮相,卻因為女高音瑪潔莉塔·卡羅西奧(Margherita Carosio)臨時無法演出才加入演出陣容,並在八天之內完成準備,堪稱是「奇蹟般的演出」。

她的愛情

提到卡拉絲,不得不提及舞台之下,她飽受新聞媒體關注的兩段「關係」——喬瓦尼·巴蒂斯塔·梅奈吉尼(Giovanni Battista Meneghini)和亞里士多德·歐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

「我曾經以為他是個好人,當時我和我的母親關係不好、無依無靠,我覺得他真的很愛我,但恐怕他愛的是我能給他的東西。」26 歲時,卡拉絲與大她二十歲的磚塊製造商喬瓦尼結婚,兩人的關係,在他接手卡拉絲的事業後漸漸碎裂,不善於溝通的喬瓦尼迫使卡拉絲必須接收其留下來的爛攤子,「我真心希望我每次回到家,能有個誠實可靠的肩膀可以依靠。我寄望我的丈夫,但我錯了,光環沖昏了他的腦袋,雖然我早就清楚光環會沖昏每一個人的腦袋。光環使我害怕,因為被追捧著並不舒服,但你周圍的人都沉醉於此。」

後來,兩人分居、甚至對簿公堂,與卡拉絲心目中理想家庭樣貌相去甚遠;與丈夫之間的關係也數度成為新聞媒體焦點,乘載了諸多壓力。

卡拉絲與喬瓦尼·巴蒂斯塔·梅奈吉尼。圖/Maria Callas粉絲專頁

除了喬瓦尼外,亞里士多德是卡拉絲生命中不得不被提及的重要存在。34 歲之際,卡拉絲結識了希臘航運巨頭亞里士多德,兩人雖然有各自的婚姻卻一拍即合。在公開場合,礙於各自的身分,他們從未公開承認戀情,就這樣,維持了關係長達九年之久,直到卡拉絲聽到了那個讓她心碎不已的消息——

報紙上,那個熟悉的人,竟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迎娶了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遺孀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Lee Bouvier Kennedy Onassis),令卡拉絲心碎不已,當時的她,只能勉強自己活過一天算一天,不知何去何從。

亞里士多德。圖/Greek Reporter

而卡拉絲的故事亦曾被搬上大銀幕,包含 2002 年的電影《永遠的卡拉斯》(Callas Forever)、2017 年紀錄片《卡拉絲:為愛而聲》(Maria by Callas),以及預計在今年推出、由安潔莉娜裘莉主演的電影《Maria》。

卡拉絲的歌聲,像極了在冷冽的深冬、枯枝聳立的夜晚裡的一抹光亮,藝術與音樂宛如她的代名詞,又令人無法忽視當中潛藏的寂寥。採訪中,有一段對話特別令人玩味——

卡拉絲:「我的身體裡面住了兩個人。我想成為普通人瑪麗亞,但又不能辜負卡拉絲這個名字,所以我必須兼顧兩者的平衡。」
 
主持人:「那麼,在緊要關頭誰會獲勝?瑪麗亞還是卡拉絲?」

卡拉絲:「我覺得他們其實是兩兩一體的存在——因為卡拉絲過去曾經是瑪麗亞。在我的歌唱和工作中,我的自我每分每秒都存在於其中,我從來不會偽裝、一直是用真誠的態度工作。所以面對瑪麗亞,如果有人認真傾聽的話,會發現她一直在卡拉絲的歌聲裡。」》

她在舞台上有多麼光彩奪目,她的人生曲折就有多麼讓人心碎。至始至終,她的人生中從未變過的,就是音樂之於她的陪伴,還有對於萬事萬物的真誠和投入,以及無數觀眾心目中那個,無可替代的世紀之音。

延伸閱讀:如果你喜歡我們的人物系列,都歡迎到「音音講古」走走逛逛!好比這一篇:《來自東京不可多得的寶藏創作者——小瀨村晶直達心底的平靜清澈之音

Karen Lee
Author: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

Karen Lee
❝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 音音有代誌的編輯。正在改變形狀的世界裡試著不要改變太多自己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