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一天迎聖誕,本週曲目開箱——關鍵字:巫婆、兄妹倆、童話歌劇、香甜的房子!

本篇字數:3,939 字閱讀時間:7 分鐘

說起攸關聖誕節的古典音樂,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柴可夫斯的基芭蕾舞劇《胡桃鉗》,或者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然而,若易地而處,其實在德語系國家中更流行的作品是改編自格林童話的三幕童話歌劇《漢賽爾與葛麗特》(英文:Hansel and Gretel,德語原文:Hänsel und Gretel)

而《漢賽爾與葛麗特》的故事,在臺灣有個更為人所知的名字——《糖果屋》,沒錯,就是那個講述住在森林中的一家人,一對小兄妹誤闖一棟甜甜的房子,險些命喪於邪惡巫婆之口的那個童時故事。

彷彿呼應了糖果屋中故事,這部歌劇也是兄妹聯手

趁著邪惡的巫婆示範烤爐的使用方法時,機警的葛麗特將她推入烤爐中。 圖/wikimedia

《漢賽爾與葛麗特》是一部後浪漫主義歌劇,在 19 世紀,由德國作曲家恩格爾貝特・洪伯定克(Engelbert Humperdinck)所寫,1893 年 12 月 23 日,在德國威瑪(Weimar)的首演場由理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擔任指揮,即獲得轟動性的成功,更收穫馬勒(Gustav Mahler)的高度讚賞;自此後,這部歌劇便躋身歐洲國家每年的聖誕節傳統劇目名單。

本劇的作曲家洪伯定克,一生共寫了 6 部歌劇,完成約 170 首作品,《漢賽爾與葛麗特》是他的一生代表作。本劇劇本出自洪伯定克的妹妹薇特(Adelheid Wette),原先,她只打算在家庭聚會中與家人分享作品,於是便開始著手將格林兄弟的同名經典寓言故事改編,並請哥哥幫忙譜曲;沒想到,雙人聯手的作品意外大受歡迎,於是,兄妹倆決定將作品進一步做延伸、拓展,並以發展成小型歌劇為目標。

然而,兩人寫著寫著,創作的源泉一發不可收拾,作品幾近完成時,兄妹二人的《漢賽爾與葛麗特》已演變為高難度的歌劇!最終,歌劇版的《漢賽爾與葛麗特》從一部家庭聚會小品,搖身一變成為需要搭配大型管絃樂團、大型舞台佈景、專業的聲樂家和舞台工作者的大製作。

從暗黑寓言童話變為童趣兒童歌劇

1806 年,格林兄弟開始在其所身處的德意志地區四處蒐羅地方民間故事,並將之改編為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

圖像藝術家羅倫佐.馬托蒂,以黑色墨水作畫《漢賽爾與葛麗特》繪本,重現格林童話最原始、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氛圍。 圖/FLiPER

在格林童話中,很久很久以前,在德國黑森林裡住著一戶窮困潦倒的的樵夫家庭,家中有一對兄妹、一個懦弱沒有主見的父親、以及一個待孩子們苛刻惡毒的母親(另有一說為繼母);為了在饑荒中活下去,母親想將兄妹倆趕到森林中任其自生自滅,不忍拋下孩子的父親因不敢違背妻子的想法,只得將孩子們拋棄。

第一次拋棄,哥哥漢賽爾沿路以石子為記號,帶領妹妹葛麗特找回回家的路,母親發現返家的孩子們,索性一步做二不休、故技重施;第二次,漢賽爾和葛麗特以麵包屑為記號,然而,因森林中鳥兒以此為食,這一次,兄妹倆難逃一劫,再也尋不回返家的路,只得迷失於森林中。

又餓又累的漢賽爾和葛麗特,在林中深處發現一棟由麵包築牆、餅乾鋪頂、糖果當窗的可愛房子,這時,不敵飢餓的他們,正一步步走入一個由邪惡巫婆佈下的陷阱中!原來,打造香甜房屋的巫婆,專為誘騙貪玩且貪吃的小朋友,走進糖果屋的孩子,下場就是成為巫婆嘴中大快朵頤的食物…

倘若靜下心來回想,上述格林童話版本,不免讓人心頭一顫——親生父母親狠心拋棄子女、巫婆拐誘小孩為食、生活潦倒且三餐無以為繼的窮困家庭,被迫在挨餓與遺棄間做出抉擇等等;但其實,格林兄弟的《漢賽爾與葛麗特》,取材於一位德意志地區 12 歲小女孩的真實分享,不僅反映了中世紀歐陸的嚴重飢荒而引起的普遍遺棄行為,,還反映了因黑死病瘟疫於歐洲蔓延致各區的缺糧情況。

童話故事僅僅為生活的縮影,未經過編者美化改編的歷史現實,往往更為殘酷。

於是,洪伯定克的妹妹威特(Adelheid Wette)以格林兄弟的同名經典寓言故事為基調,改編了《漢賽爾與葛麗特》,將原先故事中的角色設定和劇情做大改動:從「為了存活而惡意遺棄孩子的生母」或「心腸歹毒任孩子自生自滅的繼母」,改為「為家計發愁的善良母親,因疲憊和生氣而將孩子趕到森林中去採摘草莓」,將不寒而慄的情節、警告意味濃厚的童話,改為溫馨,奇幻,甚至有些喜感的故事。

於是,經美化後的童話歌劇《漢賽爾與葛麗特》於焉而生,將原先的暗黑故事充分賦予了人性的溫暖。

從神話世界過渡到童話世界!什麼是「童話歌劇」?

格林童話中的恐怖故事被改為溫馨、奇幻的童話歌劇。 圖/報導者,設計/廖若凡

在童話歌劇的故事中,常帶有魔法元素、作法唸咒的橋段,洪伯定克的《漢賽爾與格萊特》便為童話歌劇的代表。

因童話歌劇往往是為了孩童而作,因此,在創作上,會特意設計地較為簡單、淺白、好懂,方便孩童理解;與「童話歌劇」相反的則為「大歌劇」(Grand opera),大歌劇的題材常取自史實、帶有史詩般宏偉嚴肅風格,編排上多為 4 至 5 幕、且大量採用華麗的芭蕾與合唱場面,相比前者較為艱深。

以洪伯定克的《漢賽爾與格萊特》為例,編排上僅有三幕;且劇中的詠嘆調都相當淺顯易懂,也因此收穫了「讓成年人重返孩提時代精彩想像力」的美譽。

德國作曲家洪伯定克(Engelbert Humperdinck)。 圖/Wikipedia
德國劇作家暨作曲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圖/Wikipedia

童話歌劇是藝術史上特殊的種類,在洪伯定克所處的 19 世紀,正是浪漫派音樂登峰造極的時代,能成為被時下人們所津津樂道、斬獲人們喜愛的歌劇名作,往往不是悲劇就是喜劇。因此,歌劇作品以情緒強烈著稱的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當時最受世人所歡迎;相反地,在歌劇領域中,被認為欠缺深刻情感刻劃的童話歌劇幾乎沒有地位。

這樣的情況直至洪伯定克的《漢賽爾與格萊特》首演後,才發生翻轉,身為華格納弟子的洪伯定克,帶給世人第一部童話歌劇經典之作,打破圍繞童話的作品不能登雅之堂的刻板印象,成功地把華格納的神話世界,轉換至童話世界,透過才華,向世人展現即便作品簡單,亦可雋永!

作為華格納的學徒

包含在歌劇中的各幕間沒有明顯的中斷停頓,而是直接接續幕間樂,透過連貫的樂曲,讓觀眾持續沉浸於開頭所營造的劇中氣氛。

另一特點是,洪伯定克效仿華格納以幕間音樂暗示後續劇情發展走向,以《漢賽爾與格萊特》第二幕開頭為例,此時故事主線發展至兩兄妹剛要踏進森林幫媽媽採野莓,劇情氛圍輕鬆愉快,但洪伯定克卻在大幕開啟前,於前奏置入緊湊的幕間曲《巫婆的飛行》,悄悄暗示著那在森林深處有著會誘拐、吃掉小孩的邪惡巫婆;大幕開啟後,雖然觀眾看到的是兩兄妹邊採草莓邊玩遊戲的平和畫面,但方才令人不安的旋律卻仍舊縈繞於心頭,不免為兩兄妹的安命運擔憂。

這首《巫婆的飛行》進行曲,乍聽之下似是狂亂的音樂,其實運用了大量對位法、結構嚴謹,是洪伯定克於本劇中的點睛之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幕,前奏係典型的五聲音階,這一幕既是劇情走向進入高潮,同時也是巫婆一角於全劇中唯一的演唱段落。

此時饑餓的兄妹倆看見眼前一棟香氣四溢,以糖果、餅乾、葡萄乾等美食佈置而成的華麗屋子,抵擋不住誘惑的他們向著糖果屋奔去,屋內卻傳來巫婆的笑聲。

洪伯定克在這邊描寫糖果屋的音樂也極為精美,他動用許多樂器,以描摹出糖果那種甜美的聲響,尤以法國號部分最為出色,他以樂器厚實的聲音,模彷甜食的黏稠,別緻且合適!

第三幕巫婆演唱段落。 圖/夏爾克的音樂故事

所幸,被巫婆抓住的兄妹二人,趁著巫婆不注意的間隙解開了束縛,又運用機警和智慧將之踢進烤爐內,漢賽爾與葛麗特不僅拯救了自己,還救出許多曾被巫婆抓走的其他小孩們,本劇迎來劇中唯一的大合唱段落,也迎向童話故事不變的美好結局,結尾的曲調莊嚴,所唱內容係為向上帝祈禱,全劇在感動與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漢賽爾與葛麗特》劇中優美的旋律、豐富且富感染力的曲調,都營造出奇幻瑰麗的童話氛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巡演,成為迷倒無數愛好音樂的大人與孩童的經典之作!

🎄 銀河谷音劇團 真人與偶舞台音樂劇〔心繪,糖果屋〕🎄

演出時間:2024/1/6 (六) 14:30、2024/1/7 (日) 10:30、2024/1/7 (日) 14:30

演出地點:臺北市政大樓親子劇場

何不在聖誕節捎帶一間「糖果屋」回家,以甜蜜過節。 圖/Sueño 夢想。甜點工作室-預約制 臉書粉專
林采霓
Author: 林采霓

長了一張厭世臉,內心卻很浪漫感性,喜歡民謠、靈魂樂、80-90年代華語流行樂。 小時候想讀中文系,長大卻意外讀了法律,最終仍逃不過依循天性使然的宿命,於是與文字及表演藝術一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期許有天能透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找她這邊請:veralin9661@gmail.com

林采霓
長了一張厭世臉,內心卻很浪漫感性,喜歡民謠、靈魂樂、80-90年代華語流行樂。 小時候想讀中文系,長大卻意外讀了法律,最終仍逃不過依循天性使然的宿命,於是與文字及表演藝術一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期許有天能透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找她這邊請:veralin966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