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笛名家舒茲訪臺獻經典 親自改編 首演《羅密歐與茱麗葉》

本篇字數:806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806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為紀念法國當代作曲巨擘皮耶・布列茲( Pierre Boulez )百年冥誕,維也納愛樂長笛首席卡爾・海因茨・舒茲( Karl-Heinz Schütz )將攜手日本鋼琴家長崎麻里香( Marika Nagasaki ),於「王者再臨—舒茲長笛演奏會」中呈獻布列茲的代表作《長笛與鋼琴小奏鳴曲》,並首演舒茲親自改編的普羅高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音樂會將於 5 月 16 日在國家音樂廳登場。
在抵台記者會上,舒茲分享,布列茲的《長笛與鋼琴小奏鳴曲》是演奏技巧的極致挑戰,結構複雜、深度濃烈,「不僅能聽,還能『讀』,其音樂密度與巴赫的創作技巧有相通之處。」這首作品由新象藝術總監、「長笛教母」樊曼儂親自點選,力邀舒茲詮釋,凸顯其獨特地位。音樂會曲目從巴赫到布列茲,梳理音樂史的相承脈絡,引領聽眾深入現代音樂的精髓。
舒茲與長崎麻里香的合作淵源可追溯至10年前在法國的相識。引薦的音樂家曾讚譽長崎:「她擁有特殊的琴韻,能與舒茲完美對話,尤其擅長布列茲的音樂。」這段音樂情誼延續至今,成為舞台上默契無間的搭檔。
此外,舒茲將首演他為長笛與鋼琴改編的普羅高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他回憶小時候對這部作品的癡迷:「我反覆聆聽小澤征爾指揮的版本,直到CD壞掉。」作為維也納愛樂長笛首席,舒茲熟悉樂團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後來受中提琴與鋼琴版本啟發,著手改編。他以浪漫主題開場,依循莎士比亞原著的敘事線,將「茱麗葉之死」置於結尾,並整合細碎樂段,打造出這版充滿戲劇張力的長笛與鋼琴組曲。
「王者再臨—舒茲長笛演奏會」將於 5月 16 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盛大演出,接續於5月17日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5月18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舉行「NTSO舒茲與國台交」音樂會。這場音樂盛宴不僅是對布列茲的致敬,更透過舒茲與長崎麻里香的精湛演繹,帶領聽眾穿越古典與現代的音樂旅程。(資料來源:中央社、自由時報/編輯:音音有代誌編輯部)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大師系列 — 極致蕭邦:布雷查茲鋼琴獨奏會 即將啟售!》※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