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作新詮釋 舒伯特《冬之旅》女高音結合舞蹈 明年一月台灣首演

本篇字數:1,370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1,370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舒伯特名作《冬之旅》將在 2026 年 1 月登上台灣舞台,以全新詮釋版本迎來亞洲首演。這齣融合聲樂、舞蹈與戲劇的創新製作,由德國新銳舞蹈家安德烈亞斯.海斯( Andreas Heise )擔綱導演與編舞,邀請國際知名女高音茱莉安.班斯( Juliane Banse )領銜演唱,搭配男舞者伊斯特萬.西蒙( István Simon )與鋼琴家亞歷山大.克里切爾( Alexander Kriche )的肢體互動,為觀眾帶來一場深刻而動人的冬日心靈之旅。
《冬之旅》是舒伯特於 1827 年創作的聯篇藝術歌曲集,共 24 首歌曲,講述一位失戀旅人獨自踏上冰雪荒野的孤寂之旅,充滿對愛情、死亡與存在的哲思。這部作品向來以男性歌者演唱的音樂會形式呈現,但本次製作則大膽突破傳統,以女性視角重新詮釋,注入當代舞蹈元素,讓三位藝術家在舞台上交織合作與競爭的張力,強化歌曲的戲劇性與情感深度。「他選擇面對改變的道路,這正是我們想透過肢體與聲音,探索的內在衝突。」海斯表示,舒伯特創作時正深受梅毒折磨,身心俱疲,這部作品彷彿是他對生命終極疑問的低語:「什麼是死亡?為何我存在?愛情與死後,又是何種面貌?」
此次演出特別之處,在於不只男舞者西蒙獨挑大樑,女高音班斯與鋼琴家克里切爾亦融入舞蹈環節。舞台設計採簡約意象,強調光影與空間的互動,讓音樂不再侷限於聽覺,而是透過肢體語言擴展成多維體驗。克里切爾興奮地分享,這是他首次參與如此跨界演出:「有時鋼琴引領情緒,有時我與歌者共同營造氛圍,由舞者詮釋歌詞意象;偶爾舞者更成為焦點,整場節奏不斷轉變,充滿驚喜與耐人尋味的層次。」班斯則補充,這種形式更能捕捉音樂的本質:「相較傳統演唱,它訴諸肢體與情感,直擊心靈深處,讓觀眾更貼近作品的意境。」
本製作源自 2019 年葡萄牙瑪律旺國際音樂節首演,由原班人馬黃金卡司巡演歐洲,廣獲讚譽,包括英國《衛報》五星滿分肯定。海斯作為編舞與導演,其藝術脈絡深植古典音樂與當代舞蹈的對話。他出身舞蹈世家,雙親分別為舞者與聲樂家,早年為華格納《飄泊的荷蘭人》、理查.史特勞斯《隨想曲》及柴可夫斯基《尤金.奧涅金》等歌劇編舞,並以莫札特《安魂曲》及歌劇詠嘆調創作新舞作。 2022 年,他推出以舒伯特《天鵝之歌》為靈感的舞蹈作品,本次的《冬之旅》更被視為其代表作,已登上德國拜耳文化中心、西班牙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劇院,並將續赴斯圖加特、波茨坦、杜伊斯堡、伊斯蘭馬巴德等地,以及德國魯爾鋼琴音樂節。
三位主演陣容更是國際級菁英。女高音班斯自 20 歲登上柏林喜歌劇院,飾演《魔笛》帕米娜一角竄紅,之後主演《玫瑰騎士》、《費加洛的婚禮》、《女人皆如此》、《唐.喬望尼》、《狄托的仁慈》、《費黛里奧》及《尤金.奧涅金》等經典,活躍於歐美歌劇院與音樂廳,錄製多張專輯。鋼琴家克里切爾生於 1989 年,為德國中生代翹楚,其首張獨奏專輯即獲 2013 年古典回聲獎「年度新人」,曾與班貝格交響樂團、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聖彼得堡交響樂團、京都交響樂團及金澤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舞者西蒙則為德國多特蒙德歌劇院永久客席藝術家,足跡遍及巴黎、巴塞隆納、聖彼得堡、東京等地,常受邀至聖卡羅納布魯斯劇院及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劇院等殿堂。三人已合作逾十數次《冬之旅》,默契十足,期待亞洲首演能與台灣觀眾碰撞出新火花。
「舒伯特《冬之旅》—女高音X男舞者的低迴吟詠」將於 2026 年 1 月 15 日晚間 7 點半,在台北國家音樂廳;以及 1 月 17 日晚間 7 點半,在高雄衛武營音樂廳演出。
※你可能有興趣:《歌劇魅影40周年 寬宏藝術透漏將重返台灣》※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