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易沙意百年未出版編曲 譚元培錄製專輯重現罕見三重奏組合

本篇字數:587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587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美籍台裔小提琴家譚元培在個人網站上推出專欄,介紹小提琴巨匠尤金.易沙意( Eugène Ysaÿe )於 1925 年完成、未出版的編曲作品,這些樂譜將巴哈、維塔利與蕭頌的名作改編為小提琴、鋼琴與管風琴的三重奏組合。除了深入研究這些塵封百年的手稿,譚元培更親自錄製專輯,讓這些「失傳」之聲重現於世。
這些編曲的原始資料來自易沙意第二任妻子、同時也是小提琴家的雅內特.丹桑( Jeanette Dincin ),現藏於茱莉亞音樂學院。檔案中包含易沙意對巴哈《 E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維塔利《 G 小調夏康舞曲》以及蕭頌《詩曲》作品 25 的改編版本,均採用小提琴、鋼琴與管風琴的特殊配器,這在室內樂領域極為罕見。儘管完成於1925年,這些作品至今仍未正式出版,距今已屆百年。
其中,蕭頌《詩曲》的編曲雖常見於易沙意的研究,但實體樂譜直至 2020 年才由譚元培親自從手稿轉譯並製作首套分譜。相較之下,維塔利《夏康舞曲》與巴哈《 E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編曲更顯鮮為人知。維塔利版本特別之處在於重新排序原作數個變奏;巴哈協奏曲則注入浪漫主義風格的配器,與原作的歷史風格形成有趣對比。
除學術研究外,譚元培更希望讓這些獨特編曲走入聽眾耳中。他與鋼琴家瑪麗莎.古普塔( Marisa Gupta )與管風琴家陳玥見錄製專輯,並表示將於 2026 年里昂室內樂大賽中,推廣這些編曲,期待更多音樂家重新詮釋這些被遺忘的易沙意編曲作品。
※你可能有興趣:《2025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打造跨域聲音盛宴》※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