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逸軒勇奪第 19 屆蕭邦大賽首獎 12 月來台舉辦音樂會

本篇字數:837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837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第 19 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最終輪結束,波蘭當地時間 20 日晚間揭曉結果,由第二度參戰的 27 歲台裔美籍鋼琴家陸逸軒( Eric Lu )奪下首獎。這是他睽違十年再度參戰的圓夢時刻,為個人音樂生涯增添新紀錄。
陸逸軒出生於美國波士頓,六歲啟蒙學琴,畢業於美國費城聲譽卓著的柯蒂斯音樂學院(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他隨越南鋼琴大師、蕭邦大賽首獎鄧泰山學琴七年,形容師恩嚴苛卻細膩,每次課後皆疲憊不堪,卻藉此淬煉出層次豐富的演奏風格。
自幼獲獎連連的陸逸軒, 2015 年僅 17 歲即首度角逐第 17 屆蕭邦大賽,勇奪第四名,成為當時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一舉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 2018 年,他更摘下英國里茲國際鋼琴大賽冠軍,開啟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等多座頂尖樂團的合作巡演,並簽約德意志留聲機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 ),發行多張收錄蕭邦、舒伯特與布拉姆斯作品的專輯。十年後,他以「大魔王」之姿重返蕭邦賽場,儘管在第三輪比賽中抱病延後賽程,終以毅力挺進決賽。
奪冠當晚,他對媒體表示:「能獲得這份殊榮,我深感榮幸。感謝全球蕭邦愛好者、線上觀眾,以及華沙現場的熱情支持。這一刻,真的夢想成真。」
除首獎外,本屆得獎名單包括:第二名加拿大華裔陳禹同( Kevin Chen );第三名中國王紫桐( Zitong Wang );並列第四名中國呂天瑤( Tianyao Lyu )與日本桑原志織( Shiori Kuwahara );並列第五名波蘭皮奧特.阿列克謝維奇( Piotr Alexewicz )與馬來西亞王文生( Vincent Ong );第六名美國 William Yang。特別獎方面,最佳馬祖卡舞曲由波蘭耶胡達.普羅科波維奇( Yehuda Prokopowicz )獲獎;最佳協奏曲歸呂天瑤;最佳奏鳴曲為王紫桐;最佳波蘭舞曲由中國李天佑抱回;最佳敘事曲則頒予波蘭亞當.考杜恩斯基( Adam Kałduński )。
巴哈靈感將於 12 月 18 日、 12 月 19 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辦兩場蕭邦大賽金獎得主音樂會,陸逸軒將來台獻藝,向台灣樂迷分享精湛琴藝。票券將於 10 月 22 日啟售。
※你可能有興趣:《樂齡長輩畫作即時變動態影像 打造「看見」的《新世界》音樂畫卷》※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