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大賽首輪結束 張凱閔成功搶下晉級門票!

本篇字數:642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642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第 19 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二輪入選者出爐,來自臺灣的張凱閔順利闖入第二輪,謝維庭、林灝維則成遺珠之憾。
第二輪比賽將於 10 月 9 日展開,持續至 10 月 12 日。第二輪比賽中,每位參賽者將進行 40至 50 分鐘的獨奏會,演奏曲目包括蕭邦的前奏曲、波蘭舞曲及其他經典作品,展現對蕭邦音樂的深刻詮釋。
本屆比賽參賽者陣容多元,包含來自中國的 14 位鋼琴家、日本 6 位、南韓 3 位、美國 3 位,以及來自義大利、法國、喬治亞、馬來西亞和英國的參賽者。此外,俄羅斯鋼琴家菲利普·利諾夫( Philipp Lynov )以中立旗幟身份參賽。而第二輪的比賽有近 ¾ 為亞裔選手
本屆比賽評審團由美國鋼琴家蓋瑞克.奧爾森( Garrick Ohlsson )擔任主席。奧爾森於 1970 年贏得冠軍,是該賽事近百年歷史中首位外籍主席。 17 人組成的評審團陣容,包括過去的華沙比賽獲獎者鄧泰山( Dang Thai Son )、尤利安娜.阿夫蒂耶娃( Yulianna Avdeeva ),以及國際知名鋼琴家尼爾森.戈納( Nelson Goerner )、凱文.肯納( Kevin Kenner )、羅伯特.麥克唐納( Robert McDonald )、克里斯托弗.亞布翁斯基( Krzysztof Jabłoński )、彼得.帕萊茨尼( Piotr Paleczny )、艾娃.波布沃茨卡( Ewa Pobłocka ),還有蕭邦學者約翰.林克( John Rink )及英國樂評家約翰.艾利森( John Allison )。
※你可能有興趣:《第 19 屆國際蕭邦鋼琴比賽華沙開幕 年輕鋼琴家競逐榮耀並迎接百年慶典》※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