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弗哈斯四重奏訪台獻藝 「布拉格之春」詮釋舒伯特與貝多芬經典

本篇字數:944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944 字閱讀時間:2 分鐘
來自捷克的帕弗哈斯四重奏( Pavel Haas Quartet )以精湛技藝與深刻詮釋聞名國際樂壇,曾六度榮獲英國《留聲機雜誌》大獎,並於 2022 年被《 BBC 音樂雜誌》評選為史上十大最佳弦樂四重奏之一。該團將於 10 月 22 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布拉格之春」音樂會,帶來舒伯特與貝多芬的經典弦樂四重奏作品,為台灣樂迷獻上一場音樂盛宴。
帕弗哈斯四重奏以捷克作曲家帕弗哈斯( Pavel Haas )命名,這位才華洋溢的音樂家於 1941 年遭納粹逮捕, 1944 年不幸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留下三首令人動容的弦樂四重奏作品。成軍 23 年的帕弗哈斯四重奏承襲其精神,以精準技巧、富有故事性的表達,以及充滿活力的自由詮釋風格,贏得樂壇高度讚譽。除多次獲得《留聲機雜誌》大獎外,該團亦摘下兩次《 BBC 音樂雜誌》音樂獎與多次年度金音叉獎,成績斐然。
帕弗哈斯四重奏以「慢燉」( slow cooking )的排練模式聞名,強調深入挖掘音樂細節。根據鵬博藝術發布的新聞資料,團員通常花費 7 至 10 天專注練習一首曲目,每次排練約 3 小時,並透過數場小型演出累積舞台經驗,強化團員默契。這種從細膩練習到實戰演出的模式,會反覆進行,直到樂曲達到理想境界。
此次訪台音樂會,帕弗哈斯四重奏將於上半場演出舒伯特的《 c 小調第 12 號弦樂四重奏》與貝多芬的《 F 大調第 16 號弦樂四重奏》,下半場則獻上舒伯特的《 d 小調第 14 號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這首《死與少女》對帕弗哈斯四重奏意義非凡,不僅是他們成團後挑戰的第一首作品,更曾助其摘下《留聲機雜誌》年度唱片大獎。不同於其他樂團常以「誘惑」或「性愛」寓意詮釋此曲,帕弗哈斯四重奏以「戰勝命運的過程」為主軸,展現獨特視角。
創團元老、大提琴手彼得.雅盧塞克( Peter Jarusek )表示:「《死與少女》中雖然有『愛』與『死亡』並存,但我們更感受到一種令人畏懼的絕望與無助,以及不屈抗爭的意念。
」他特別提到,樂曲第二樂章瀰漫死亡與空虛的氣息,樂團在詮釋時刻意強化戲劇張力,探索力度的極限,為聽眾帶來震撼的音樂體驗。
帕弗哈斯四重奏「布拉格之春」音樂會將於 10 月 22 日晚間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登場,樂迷可期待這場融合精湛技巧與深刻情感的音樂饗宴,感受捷克樂團對經典作品的獨到詮釋。(資料來源:中央社/編輯:音音有代誌編輯部)
※你可能有興趣:《維也納愛樂新任小提琴首席亞門.薩笛 12 月將訪台舉辦獨奏會》※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