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音樂節取消慕尼黑愛樂演出 因以色列指揮家引發反猶太主義爭議

以色列指揮家拉哈夫.沙尼。

本篇字數:718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比利時古典音樂界爆發重大爭議,一場知名音樂節以以色列指揮家對以色列政府的態度不明朗為由,取消德國慕尼黑愛樂樂團的演出,引發德國官方強烈譴責,稱此舉為「赤裸裸的反猶太主義」,並擔憂將開啟歐洲文化界的先例。

 

法蘭德斯根特音樂節( Flanders Festival Ghent )於 9 月 11 日在官網發表聲明,宣布取消原定 9 月 18 日在根特市中心舉行的慕尼黑愛樂樂團音樂會。該音樂節為期三週的年度盛會,每年吸引約 5 萬名觀眾造訪,涵蓋古典、爵士與世界音樂,是歐洲重要文化活動之一。聲明指出,音樂應成為「連結與和解的來源」,但以色列籍指揮家拉哈夫.沙尼( Lahav Shani )身兼以色列愛樂樂團音樂總監一職,讓主辦單位無法充分釐清他對種族滅絕政權的態度。 該聲明將以色列政府描述為「種族滅絕政權」,並強調此決定符合當地文化界呼聲,避免與未明確切割該政權的夥伴合作。

 

沙尼今年 36 歲,出生於特拉維夫,自 2020 年起擔任以色列愛樂音樂總監,接替祖賓.梅塔( Zubin Mehta ),他預計 2026 年起正式出任慕尼黑愛樂首席指揮。音樂節藝術總監賈恩.范登博斯克( Jan Van den Bossche )在後續回應中強調,此舉絕非反猶太主義,並表示已多次邀請沙尼澄清對加薩戰爭立場,但未獲回應。

 

此決定迅速引發德國官方與樂團強烈反彈。慕尼黑愛樂藝術總監弗洛里安.維岡德( Florian Wiegand )表示:「我們震驚,一個位於歐洲心臟、歐盟總部所在國的音樂節,竟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決定。」樂團與慕尼黑市政府聯合聲明譴責,並強調沙尼在藝術與個人行為中皆倡導對話、人文與相互理解。 德國文化與媒體專員沃爾弗拉姆.魏默( Wolfram Weimer )更直指,這是歐洲的恥辱,並稱之為赤裸的反猶太主義,對文化的攻擊。 以色列駐比利時大使則怒斥為反猶太主義,並追究主辦單位的責任。

音音推薦
Author: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