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益還充滿樂趣」小提琴家約夏.貝爾登 TED Talk 談古典音樂

本篇字數:680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680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葛萊美獎得主、知名小提琴家約夏・貝爾( Joshua Bell )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 TED 演講中,與美國室內樂團( Chamber Orchestra of America )同台,分享了他對古典音樂與樂團重要性的見解。貝爾近期在紐約協助創立的這支樂團,成為他推廣音樂教育與古典音樂的平台。演講以「我們還需要樂團嗎?」、「古典音樂還重要嗎?它與當代有關聯嗎?」等問題開場,引發觀眾對這一音樂形式的深思。
貝爾透過現場演出,帶領聽眾穿越歷史,從巴哈的經典之作《聖馬太受難曲》、莫札特 17 歲時創作的《第 25 號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舒伯特的《第八號交響曲》,到2023 年由貝爾委託創作的凱文・普茨( Kevin Puts )《地球》。這些曲目跨越數世紀,展現了古典音樂的深度。
貝爾在演講中特別強調音樂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他表示:「對孩子而言,沒有比音樂更珍貴的禮物。」他進一步闡述,參與樂團演奏能讓孩子學會欣賞美、傾聽彼此。「這不僅有益,還充滿樂趣!」貝爾說。他呼籲每個城鎮都應擁有青年樂團,甚至希望青年樂團的數量能與少棒聯盟比肩,實現音樂教育的普及化。
演講尾聲,貝爾與溫哥華青年交響樂團( Vancouver Youth Symphony Orchestra )聯手獻上柴可夫斯基的《弦樂小夜曲》作為安可曲。他分享道:「古典音樂的美妙之處在於,每次聆聽這些作品,都會感受到更深的意義,無論對聽眾還是演奏者皆是如此。」他強調,若沒有樂團,這些經典作品將淪為「一堆寫著音符的紙張」,失去生命力。他比喻,若失去樂團,這些音樂就像蒙娜麗莎或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被鎖在黑暗的櫥櫃中,將是一場文化悲劇。
約夏.貝爾今年十月將與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來台,演出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
※你可能有興趣:《澳門樂團新樂季啟航 葉政德出任駐團指揮》※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