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逸軒攜手北市交 演出「招牌作」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鋼琴家陸逸軒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將帶來貝多芬「第4號鋼琴協奏曲」等曲目(圖/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本篇字數:829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2018年英國里茲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陸逸軒( Eric Lu )將於 5 月 25 日,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TSO )攜手演出。陸逸軒將獻上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這也是他當年於里茲大賽決賽的奪獎曲目。下半場則由殷巴爾指揮馬勒「升 F 大調第十號交響曲(庫克版)」。

 

1997 年出生於美國的陸逸軒,父親來自高雄,母親來自上海,畢業於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曾師從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金獎得主鄧泰山。他於 2015 年獲波蘭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四名, 2018 年以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摘下里茲大賽首獎,奠定國際樂壇地位。此次演出是陸逸軒首次與殷巴爾合作。

 

陸逸軒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首貝多芬協奏曲自 2018 年得獎後,他已演奏超過 30 次,堪稱其「招牌曲目」。「這是所有鋼琴家最愛的貝多芬協奏曲之一,音樂語言深沉,與我平靜內斂的個性十分契合。」陸逸軒提到,第一樂章開頭的鋼琴獨奏,雖然對演奏者具挑戰性,但低沉的G大調卻讓他感到舒適,陸逸軒認為,此曲展現了貝多芬中期風格的轉變,蘊含深刻的洞見與突破預示。

 

陸逸軒的音樂之路充滿大師的提攜與啟發。里茲大賽決賽後,鋼琴名家內田光子( Mitsuko Uchida )傳訊息給他:「無論結果如何,在我心中你已是第一。」這份來自傳奇音樂家的肯定,讓他深受感動。他也提到,成長過程中透過聆聽音樂會現場與錄音,向眾多大師學習:「好的音樂會讓我學習如何處理音樂,不好的則讓我知道如何避免失誤。」他強調,學習雖重要,但最終仍需回歸自我:「聽再多錄音,還是得由自己決定音樂的詮釋。」

 

多次來台演出的陸逸軒,對台灣觀眾與音樂環境讚譽有加:「台灣觀眾水準很高,總是專心聆聽,演出時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他也觀察到,台灣音樂市場匯聚世界頂尖樂團與獨奏家,如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等,演出頻率遠超他居住的波士頓,堪稱全球頂尖音樂舞台。(資料來源:中央社、MUZIK/編輯:音音有代誌編輯部)

【2025 TSO大師系列】殷巴爾、陸逸軒與TSO

2025 年 5 月 25 日(日)19:30|國家音樂廳

購票連結

音音推薦
Author: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