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打造跨域聲音盛宴

本篇字數:797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由 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策劃的「 2025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即日起至 11 月 30 日盛大舉行,聚焦當代音樂與聲響創製,涵蓋展演、裝置、國際論壇、講座、工作坊等逾 40 場活動,邀集德國、法國、美國、阿根廷、日本、韓國等國聲音藝術家來台,近七成節目為新創或重製作品,展現聲響藝術的多樣與前瞻性。

 

C-LAB 營運單位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表示,藝術節以跨領域為核心,促進創作者共創與實驗,並首度與關渡藝術節及多機構合作,開創文化發展新可能。「當代大師/經典」單元推出阿根廷作曲家馬塔隆指揮的《卓別林:工廠》電影音樂會,結合法國 IRCAM 聲音團隊,呈現視聽震撼;為紀念布列茲百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演繹《布列茲 100.臺北》,捌號會所與時間藝術工作室則獻上布列茲相關電聲作品。

 

「當代新聲」單元聚焦新世代創作,法國三重奏《 Trompe-I’oeil ——聲響迷宮》融合電子聲響與擴延技法;《竹之森》以 37 簧笙打造獨特聲場; GRM 帶來展演與講座;《河鰻——現場聲響版:洄游》結合社子島民俗元素,呈現聲響變體;《迸發 二》探索聽覺幻象;《音樂家與AI的共創及對話》展示 AI 音樂實驗;新銳聯合展演則匯集陳家輝、黃苓瑄等創作者作品。

 

台韓合作亮點包括 리 Trio 與「白油」的《光影音樂會》及《臺韓電聲影音之夜》,由王福瑞與韓國藝術家 Gazaebal 聯手演出。「躍舞樂音」與「 MR 新聲境」單元探索聲音與肢體、科技的結合,如《 KINGDOM 》以 VR 與舞蹈構築數位環境,《 SoMO: Sound & Movement 體驗》融入街頭文化,《克萊歐》與《他在他方》則運用 MR 與 VR 技術,帶來沉浸式體驗。

 

「聲響裝置展演」呈獻《聲活混響》聯展,包含徐氏工作室《之間 II:不/協和音》、紀柏豪《朗誦者 2.0 》等,以及《回聲室》運用多聲道與 AI 聲音合成,創造互動音光體驗。校際單元與陽明交大、台師大合作,推出《阡陌聲影》等演出,培育新世代創作者。 C-LAB 並與 IRCAM 合辦國際論壇,首度開放國際徵件,匯聚全球聲音藝術家。

音音推薦
Author: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