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國際大賽首獎首次兩人共享 40週年讓音樂滲透整個城鎮

本篇字數:639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639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第 11 屆神戶國際長笛比賽首次出現雙冠軍,由里卡多.切拉基與年僅 18 歲的法比安.約翰內斯.埃格爾。這屆賽事吸引來自 41 個國家、 357 位報名者。其他獲獎者分別為第三名藤野瞳子與布里娜.烏努克,第四名安娜.科馬羅娃、第五名弗蘭齊絲卡.安妮.芬德里奇,美國選手卡爾文.梅曼獲特別獎。
神戶大賽自 1985 年創辦,除了培養年輕長笛家,獨特賽制也很聞名。 1987 年成為日本首個加入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的賽事,即便面臨 1995 年神戶大地震、 2017 年資金危機及疫情挑戰及 2021 年新冠疫情,比賽始終沒有停辦。每輪比賽皆對公眾開放並提供線上直播,連結在地特色與全球觀眾。
今年比賽的半決賽聚焦法國學派,而決賽則要演奏莫札特的《 D 大調長笛協奏曲》,並搭配一首 1985 年後創作的無伴奏曲目。自由安排曲目順序,考驗參賽者的想像力。義大利選手里卡多.切拉基( Riccardo Cellacchi )則以清晰的音樂思路與誇張的當代音樂表現力令人印象深刻。他表示:「當代音樂需要演奏者放大每一個細節,像演員般具備舞台感染力。」德國選手法比安.約翰內斯.埃格爾( Fabian Johannes Egger )將莫札特詮釋為室內樂,強調聆聽與合作,呈現出優雅的法國學派風格。他說:「無指揮的演出讓我更專注於聆聽,感覺像與大樂團共同演奏小型室內樂。」
神戶的觀眾也為比賽賦予了獨特生命力。比賽結束後,有當地居民受訪表示,「這項比賽是城市的資產,線上直播讓全家都能在家觀看。」比賽期間,從車站內的商場音樂會到街頭演出,音樂滲透整個城市,吸引了通勤者、學生與遊客。
※你可能有興趣:《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Do Re Mi 喜咧兜?》開啟巡演 親子音樂劇場給小朋友新體驗》※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