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十週年 《夜路不怕黑》遊走式演出聚焦失智議題

2025兩廳院藝術出走《夜路不怕黑》劇照。(圖/國家兩廳院)

本篇字數:762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計畫迎接十週年,推出全新跨國共創作品《夜路不怕黑》,首度採用遊走式演出形式,帶領觀眾走進三峽與萬華街頭,探索失智症議題。該計畫由日本導演菅原直樹與臺灣製作團隊合作打造,將於 9 月 12 日至 14 日在三峽、 9 月 26 日至 28 日在萬華演出,共計 14 場,邀請民眾一同感受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與溫暖。

 

《夜路不怕黑》由日本 OiBokkeShi 劇團導演菅原直樹領銜,他長期聚焦「老年與戲劇」, 2018 年榮獲日本文化廳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此次他與臺灣團隊深入三峽與萬華進行田野調查,訪談失智症患者、照護者及醫療人員,將真實故事融入創作。演出陣容涵蓋 19 至 73 歲的專業與素人演員,甚至包括田調中的當事人,透過真摯表演呈現社區的生命記憶。

 

故事以「阿嬤走失了,能幫我找找她嗎?」為開端,觀眾將化身同行者,在 90 分鐘的遊走旅程中,穿越三峽新興都市與萬華老城區,體驗失智者的迷惘與照護者的孤寂。演出結合在地社群與店家,串聯日照中心與商家,將真實街區化為舞臺,創造貼近生活的沉浸式體驗。菅原直樹表示:「街頭處處是高齡長照的故事,盼透過劇場讓社會更理解這些人生課題。」

 

「藝術出走」計畫自 2015 年啟動,已巡迴 15 縣市、舉辦 45 場演出,吸引逾 7 萬人參與。面對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計畫升級為「藝術出走 2.0 」,展開三年深耕行動,強調「日常的」、「地方的」與「親密的」核心精神,透過遊走式演出連結創作者、觀眾與社區,讓藝術成為改變生活的力量。

 

《夜路不怕黑》為計畫轉型開端。 2024 年 10 月已舉辦共創工作坊, 2025 年 9 月推出臺灣版演出,年底將舉辦製作分享講座,邀請長照機構與藝術團體交流。 2026 年計畫與三縣市合作,深入社區推動藝術行動。導演侯季然將記錄計畫歷程,製作紀錄片,留下藝術回應社會的印記。此外,《給自己的情書》推廣活動邀請 55 歲以上民眾參與文字創作,成果將於 2026 年在兩廳院展出。

音音推薦
Author: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