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羅恩格林》竟藏著婚禮真相?華格納歌劇的巔峰之作!

本篇字數:2,237 字閱讀時間:4 分鐘

談及華格納的代表作,《羅恩格林》(Lohengrin)無疑名列前茅。這部於 1850 年首演的歌劇,不僅深刻體現華格納對神話題材與音樂戲劇融合的獨特美學,其宏偉壯麗的音樂語言,也對後世歌劇創作影響深遠;除此之外,還是德國熱門旅遊景點、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新天鵝堡」,內部裝飾的靈感來源!

🔸😲😲《羅恩格林》在說什麼?華格納對「這種故事」格外偏愛?👀👀🔸

《羅恩格林》故事背景設定在中世紀,當時,合法繼承人一夜失蹤,繼承人的姐姐艾爾莎(Elsa)竟被指控成殺害弟弟的兇手……

這時,帕西法爾王之子、聖杯騎士羅恩格林(Lohengrin)從天界來到人間,拯救艾爾莎。兩人漸漸對彼此產生好感,結為連理之前,卻有個附加條件——艾爾莎不能問羅恩格林的真實身分。

然而,艾爾莎終究按捺不住好奇心作祟、打破了這個誓言,羅恩格林只好離開艾爾莎,心痛不已的艾爾莎因為太過傷心而去世。

《羅恩格林》中的男主角羅恩格林。圖/wikipedia
《羅恩格林》於倫敦首演的插畫。圖/wikipedia

神話與傳說始終是華格納深愛的故事題材,當中潛藏的死亡、宿命、對生命的渴求與矛盾,皆讓華格納十分著迷。

除此之外,華格納本人還是德國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大粉絲,要知道,叔本華可是一個以「悲觀」聞名的哲學大師,書籍中散發著身不由己、對人生痛苦的深刻反思。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圖/wikipedia

🔸🎊🎊《羅恩格林》的重要地位!裡頭的知名樂曲是當代婚禮常客?!👰🤵🔸

《羅恩格林》演出至今,已經在森柏歌劇院(Semperoper)上演超過八百五十次,是象徵華格納作品風格轉折的重要作品——不僅更加自由地使用「主導動機」(Leitmotiv)、提升音樂在戲劇中的地位;亦可以看見華格納作曲中積極嘗試創新的編排,積極地想要脫離過去舊有「歌劇」形式的束縛,開創「樂劇」的一片天空。

首先,華格納選擇用「前奏曲」(Prelude)代替原先歌劇中的「序曲」(Overture),《羅恩格林》第一幕的前奏曲也成為相當經典、時常被單獨演奏的樂曲之一。

《羅恩格林》第一幕中的前奏曲,可以聽見華格納十分具有個人特色、細膩的音樂設計與鋪白。開場,絃樂與木管音樂層層交織出一片閃亮動人的光輝,隨後,聖杯主題旋律明亮又輕柔,宛如有著一雙莊嚴又不失輕盈羽翼的鳳凰,像極了渴望自由我們。整首序曲中,這片動人光輝從未逝去、不斷昇華,到達巔峰後,才在溫柔的餘韻中悄然落幕,值得一聽再聽!

這部作品也展現了華格納對於管絃樂團樂器編制的獨到想法,在他心中,管絃樂團跟戲劇具有同等重要性,因此在《羅恩格林》中,華格納使用了過去鮮少被使用的「低音豎笛」,又把木管樂器編制新增為三管制,讓銅管樂器有了更多發揮空間。

提到《羅恩格林》的代表樂曲,包括旋律哀切動人、象徵艾爾莎堅定信念,在法庭上替自己辯護的〈艾爾莎之夢〉(Einsam in trüben Tagen);旋律莊嚴神聖、象徵著內心掙扎,由羅恩格林唱出的〈在遙遠的國度〉(In fernem Land);第三幕中,也藏著享譽國際的「婚禮真相」——〈婚禮合唱〉(Bridal Chorus)!

想不到吧,後世在婚禮中常會聽到的〈婚禮合唱〉旋律,竟是出自《羅恩格林》,還是出自華格納之手(笑)

🔹🧐🧐《羅恩格林》還是華格納與其貴人的定情之作?李斯特還肩負起救火的重要角色!🥺🥺🔹

說道華格納的一生(代入之前先公開的音音文章連結),在《黎恩濟》(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飛行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尼貝龍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帕西法爾》(Parsifal)等一系列名氣響亮的代表作背後,其實充滿了諸多磨難,逃亡是家常便飯、經濟也遇到了數次危機。

其中一次,就發生在《羅恩格林》完成後不久,1848 年,華格納因為加入革命團體遭到封殺,不得不逃往蘇黎世,《羅恩格林》的首演也被迫延期……

1950 年 8 月,《羅恩格林》總算在威瑪德國國家劇院(Deutsches Nationaltheater und Staatskapelle Weimar)首演,由華格納好友李斯特擔任指揮,雖然當時逃亡國外的華格納本人依舊無緣坐在台下欣賞自己的作品QAQ

李斯特和華格納有著不錯的私交。 圖/wikipedia

此外,《羅恩格林》也是給華格納開啟好運的幸運星!華格納生涯有個重大成——擁有自己的「拜魯特歌劇院」,而當初之所以能興建成功,不得不歸功於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Otto Friedrich Wilhelm)的大力支持。

當時,還沒當上國王的路德維希二世,因為在德國慕尼黑欣賞了《羅恩格林》的演出,十分欣賞華格納的才華。當華格納後來總算歸國,就是在謁見了路德維希二世之後,生活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當時,路德維希二世不但答應提供華格納經濟支援,還提供他住所,絕對是華格納生命中不能缺少的重要貴人之一(๑•̀ㅂ•́)و✧

年輕時的路德維希二世。 圖/wikipedia

看到這邊,相信大家都對《羅恩格林》有更進一步的了解(๑´ㅂ`๑)

如果你想要親睹這部華格納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今天九月,可以到衛武營歌劇院,感受由德國萊茵歌劇院製作,首度以全本製作在台登場的《羅恩格林》;感受〈前奏曲〉的細膩、〈艾爾莎之夢〉的哀慟以及〈婚禮合唱〉的磅礡,讓熟悉的旋律成為沉浸式的聽覺視覺饗宴!

參考資料

  1. 森柏歌劇院官網,「Lohengrin
  2. 華格納《羅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之樂曲分析與指揮詮釋(研究生:黃上晏/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3. 譚譚演譯,「一部歌劇史(第一章:導言——音樂的表達法與觀賞的乏味感
  4. 哲學新媒體,“叔本華:人生的悲觀主義者
  5. 香港01,“華格納:音樂用理想的紐帶結合人類 (02/13)
  6. Muzik air,“你可能不知道的華格納〈結婚進行曲〉真相
  7. 妖界誌,「【希臘神話】譜出悲曲的天琴座—奧菲斯(Orpheus)的故事
  8. Dayton Performing Arts Alliance,「Richard Wagner
音音推薦
Author: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音音推薦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