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權及音樂故事開展 高一生三代家族之歌傳唱東京

本篇字數:637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637 字閱讀時間:1 分鐘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主辦的「臺灣人權及音樂故事展—高一生先生,三代的家族之歌」,昨( 19 )日在東京開幕,以白色恐怖受難者、鄒族音樂家高一生的故事為題,體現臺灣民主的得來不易,駐日大使李逸洋也強調:「不容迫害人權及自由的歷史悲劇再次重現。」
這次展覽是以臺灣原住民前阿里山鄉長高一生及其三代家族的生命故事與音樂理想為主題,內容涵蓋高一生的早年教育、音樂創作、政治參與及獄中書信,並特別呈現其長女高菊花的傳奇人生。
高一生從日治時期開始,就是推動鄒族文化與農業進步的重要人物, 1954 年受白色恐怖影響,被羅織罪名槍決。長女高菊花也是具潛力的知識份子,因父親事件被迫改名「派娜娜」進入演藝圈,是 1950 年代最受歡迎的拉丁歌后,卻長年遭到監控。家族第三代子孫則有長號演奏家高崇文、高健雄,歌手高慧君、高蕾雅。
高一生兒子、高齡 85 歲的高英傑,在開幕記者會上談到,直到第三代的孫輩,仍以音樂為志,記錄歷史、傳承信念,努力延續三代不輟的「家族之歌」,感謝這場展覽讓父親的理想能被世人尊重與記憶。
記者會上,高英傑向日本媒體、學者、音樂家及僑界代表講述家族的人權故事,更與妹妹高美英吟唱鄒族古謠及父親的音樂作品「杜鵑山」、「長春花」,來自臺南的音樂團體台音雅頌藝文社也帶來《臺灣心、故鄉情》組曲演出,獻給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受難者。
即日起至7月23日 週一至週五10:00-17:00|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鄒族女孩高蕾雅攜手部落歌謠隊,推出鄒語專輯結合神靈信仰!》※
這是音音有代誌的商業合作專屬帳號!想用最有趣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藝文的各種事。 如果你也有藝文資訊想讓我們告訴大家,歡迎將新聞資料寄到這邊:inintomusic@gmail.com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