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這些音樂家原來也是精神病患者?
本篇字數:1,695 字閱讀時間:3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1,695 字閱讀時間:3 分鐘
你有看過由金秀賢和徐睿知主演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嗎?這部劇除了其中的愛情線與親情線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對於精神病患者的刻畫,讓觀眾從角色成長的過程中,了解到他們在生活中的辛苦,以及所需的理解與尊重。
而在音樂界中,其實也藏著許多曾為精神病所苦的音樂家們,他們所留下的作品,直到今天仍散發著動人的光芒。
目錄
Toggle說到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很多人腦中可能會浮現愉快的「燈等燈等燈等燈燈等~」那首《給愛麗絲》,不過,貝多芬雖然寫出了許多振奮人心的樂章,他的生命中,卻有許多晦暗的部份。
在 1797 年左右,貝多芬的聽力逐漸衰退,嚴重影響了演奏與作曲,而這樣的症狀也帶來了人際方面的困擾,因為他並不想被別人發現,而變得古怪又難以親近。這位「怪老頭」開始離群索居,還立下了一份「海利根施塔特遺囑」(Heiligenstadt Testament),痛苦地述說自己的自殺念頭,悲傷地寫到:「給我一天純粹的快樂吧!」
根據這些紀錄,有些看法認為貝多芬可能受到躁鬱症所苦,躁期讓他下筆如神、鬱期則拉他進入黑暗裡,甚至出現自殺傾向。不僅如此,他也有酗酒的習慣,而酒中混雜的鉛則導致了鉛中毒,讓他的健康雪上加霜。
6 月的壽星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是個非常非常浪漫的男人,不僅從小便熱愛文字與音樂,他與恩師的女兒克拉拉(Clara Schumann,婚前姓 Wieck)那段戀情,更是音樂界的佳話。
然而,這一段戀情為他帶來的不只有快樂,也有很多傷痛的部份。他的老師極力反對兩人在一起,甚至曾經威脅若是兩人私下相見,便要槍殺舒曼。(等等!冷靜一點!)
這樣激烈的反對為舒曼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雖然兩人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命運仍然沒有放過他。婚後,二人總共生了 8 個孩子,背負著非常大的經濟壓力。舒曼因此患上了憂鬱症,甚至企圖跳入萊茵河自殺,幸好被路過的船夫救了起來,卻也從此住進精神病院,直到生命的盡頭。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Louis Berlioz)最著名的作品非《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莫屬,但你知道,這首迷幻的曲子,竟然是來自他使用鴉片的經驗嗎?
什麼?鴉片?沒錯!白遼士曾經深受牙痛困擾,因而服用鴉片緩解疼痛,然而,這麼服著服著,就服上癮了,甚至帶來了許多精神方面的問題,像是妄想、幻覺等等。
不過呢,他老人家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相反地,他竟利用音樂來描述這些奇特的經驗,《幻想交響曲》便是這樣一首曲子,從沉靜的理性漸漸進入幻境之中,時而縹緲、時而沉重,將人深深拉近奇幻的漩渦之中。
若說白遼士的幻覺是鴉片帶來的,那波蘭作曲家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的幻覺究竟是從何而來,可就是個千古謎團了。不只是音樂界,也有不少科學家都做過相關研究,希望知道他嚴重的幻覺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蕭邦曾經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自己 1848 年在英國演奏「b小調奏鳴曲」時,「忽然鋼琴裡面冒出了我之前有個晚上在修道院看到的那些鬼魂」,逼得他當場離開現場,跑出去鎮定鎮定。
過去曾有人認為蕭邦是因為患上思覺失調症而出現幻覺,不過,近年的研究者則提出了一種新的說法,或許是因為他有「顳葉癲癇」(temporal lobe epilepsy),才導致了這些幻覺。
在過去,我們對於精神疾病的了解並不多,常常將症狀歸因於「個性」或是怪力亂神,難以給予患者所需的協助,只能讓他們像貝多芬一樣獨自奮鬥,也因此留下了不少悲劇。
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其實有很多機會能夠理解並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避免同樣的遺憾上演,但願,我們都能譜寫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樂章。
音音有代誌的總編輯,主要工作是各種打雜。 2020 年才重新開始學彈鋼琴,雖然手指靈活程度近乎肢障,但對音樂的熱愛依然滔滔不絕。 非常喜歡跨界音樂,永遠想聽到更多好聲音。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