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 100 首名曲,讓你愛上迷人的古典音樂 — 貝多芬:〈給愛麗絲〉
本篇字數:2,815 字閱讀時間:5 分鐘
關於這篇文章,你覺得?
喜歡0
難過0
驚訝0
有趣0
本篇字數:2,815 字閱讀時間:5 分鐘
橫跨古典及浪漫樂派,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 v. Beethoven)是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貝多芬的重要貢獻如其繼承了傳統而又開闢出新的道路、充滿情緒張力的音樂風格,以及在傳統曲式中大膽的創新等。其著名作品有 9 首交響曲(當中知名交響曲如第五號《命運》、第六號《田園》、第九號《合唱》等)、以及諸多不同形式的作品如室內樂、器樂獨奏等。而鋼琴曲〈給愛麗絲〉(Für Elise)儘管並不是撼動古典音樂發展的重要齒輪,卻是當今最為人知的古典名曲之一。這首鋼琴曲以優美的旋律及充斥著戲劇效果的段落,深受大眾的喜愛,並且被改編成不同形式,如臺灣的垃圾車音樂等,成為了你我皆聽過的古典鋼琴曲。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這首貝多芬的〈給愛麗絲〉。
目錄
Toggle貝多芬的鋼琴小品〈給愛麗絲〉,不僅因為優美的音樂而出名,其浪漫的名稱也是關鍵之一——「給愛麗絲」帶給人的第一印象,這首樂曲應該是貝多芬為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性所寫,對吧?不過,究竟是怎麼樣的人,會成為音樂大師貝多芬的夢中情人,甚至讓他為對方寫了一首曲子呢?誰才是真正的「愛麗絲」?
然而,事情可沒這麼簡單。原因是,〈給愛麗絲〉在貝多芬生前並沒有被出版,而是在其死後 40 年才被一位叫做諾爾(L. Nohl)的音樂學家挖掘,並於 1867 年和貝多芬的書信集一同出版;更糟糕的是,手稿現已亡佚,也就是後世無法從手稿中推敲作曲家的原意。已知線索僅有:此曲為 1810 年 4 月 27 日完成,並且形式上應為一首鋼琴小品(Bagatelle,短小的樂曲)。
愛麗絲是誰?這個世紀之謎,至今仍是沒有定論的話題之一。依循著貝多芬的交際圈,學者們找出了三位可能的候選人:第一個愛麗絲候選人,是貝多芬曾經求婚過的愛徒特雷莎.馬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學者推斷,或許是因為貝多芬出了名潦草的字跡,導致「特雷莎」(Therese)被誤認為「愛麗絲」(Elise);也有可能是貝多芬為了保護對方和自己不被嘲笑,隱瞞了真實身分,而寫下了特雷莎的小名「愛麗絲」。
第二個候選人,是貝多芬的好友、女高音伊莉莎白.羅克爾(Elisabeth Röckel)。伊莉莎白曾經出演貝多芬的歌劇《費黛里奧》(Fidelio);同時,不僅名字「Elisabeth」與「Elise」相近,也曾經被他人以小名「愛麗絲」稱呼。第三位候選人,則是音樂神童愛麗絲.巴倫斯菲爾德(Elise Barensfeld)。愛麗絲.巴倫斯菲爾德不僅是一位女高音,也會彈鋼琴,曾經與貝多芬的好友梅智(Johann Mälzel)一同巡演,同時也曾於貝多芬的重要贊助者約瑟夫.洛伯科維茨(Joseph Franz von Lobkowitz)的宮廷中演出。當然,也有學者認為貝多芬在創作此曲時,其實心中並無特定對象——也就是愛麗絲其實根本不存在,而是貝多芬假想的情感依托對象。
究竟誰是愛麗絲?也許,這道沒有答案的問題,也正是貝多芬〈給愛麗絲〉的迷人之處!
〈給愛麗絲〉為 a 小調,以輪旋曲(Rondo。A-B-A-C-A)的方式寫成:時而有著哀傷、躊躇不前的性格,時而轉為明亮的大調,時而又以激昂的姿態呈現。而輪旋曲的特色即在於在曲子不同段落的發展後,皆會轉回主題 A 段,使得樂曲不僅首尾呼應,也強化了 A 段留在聽眾心中的印象。這首樂曲深受大眾喜愛、廣為人知,但曲目全長不到 4 分鐘,因此經常作為安可曲演出。
▶ A 段
這封名為〈給愛麗絲〉的情書,開頭以右手優柔的旋律緩緩流入,襯著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帶領著聽眾一同滑入一份纏綿的情思之中。A 段是二段體,最初是 a 小調,在第二段中短暫進入明亮的 C 大調,而最終又回到 a 小調,彷彿正暗示著一段參雜著喜悅與思念的深刻情感。
有趣的是,有研究指出最開頭的旋律「E-D#-E-D#-E-B-D-C-A」的前三個音,可能來自標題中的愛麗絲「Elise」。在德文中,字母 S 與 Es 發音相同,而 Es 也在音樂中指的是 E♭ 及 D# 音——因此前三個音「E-D#-E」可能對應了 Elise 中的「E-S-E」。
▶ B 段
心情轉變,緊接著 B 段以跳躍的三個和弦,帶領音樂進入了不同的世界。一改先前 A 段的優柔寡斷,B 段以 F 大調為基礎,旋律線條像是笑顏逐開般一層一層地向上堆疊,而伴奏織度也更為飽滿。唱完了一段旋律後,又轉進了 C 大調,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與輕快的伴奏又將愉快的氛圍推上了更高一層樓。
▶ A 段
在熱情的 B 段結束後,樂曲又重回了 A 段。前一刻的喜悅瞬間不見蹤影,彷彿訴說著:那份快樂僅僅只是曇花一現,並沒有對這份哀戚的氣息造成任何改變。
▶ C 段
在前一段旋律的尾音尚未完全落下之時,一陣緊湊的持續低音乍然而至,令人措手不及。C 段將緊張的情緒瞬間提升到最高點,不僅低音伴奏的十六分音符如同「怦怦怦怦」焦慮的心跳聲一般,旋律也多以雙音或和弦組成,強化了與前段的對比。
▶ A 段
最後,〈給愛麗絲〉又回到了 A 段。在歷經了錯綜複雜、高低起伏的情緒,令人難過的是,這份思慕之情終究歸於原本的樣態,沒有任何改變。〈給愛麗絲〉這份飽含喜怒哀樂的情書,儘管走過了近兩百年的歲月,仍照映了人們的共有的情感,是貝多芬歷久不衰的經典鋼琴曲目。
保加利亞鋼琴家格奧爾基.切爾金(Georgii Cherkin,1977-)於 2019 年演奏的版本:
烏克蘭鋼琴家瓦倫提娜.李希特薩(Valentina Lisitsa,1973-)演奏的版本:
中國鋼琴家郎朗(1982-)演奏的版本。郎朗描述道:「對我來說,這首曲子充滿了浪漫氣息,並且如羽毛一般輕盈。它必須從無形中浮現且觸動人心。它不能只被當作背景音樂。我試著演奏出它應得的傑作水準,也希望那些開始學習〈給愛麗絲〉的孩子們能以同樣的態度對待這首曲子。」
(”For me it is very romantic, and light, like a feather. It has to come from nowhere and it has to touch people. It can’t just be treated as background music. I’ve tried to play the piece as the masterpiece that it is, and I hope that children who begin learning ‘Für Elise’ will treat it the same way.”)
由鋼琴家格奧爾基.切爾金改編為管弦樂,並與 Classic FM Orchestra 及指揮格里戈爾.帕利卡羅夫 (Grigor Palikarov)合作演出的版本:
參考資料
1. Ludwig van Beethovens Werke, Serie 25, Nr.298. Leipzig: Breitkopf und Härtel, n.d. 1888.(樂譜資料)
2. Glenn Stanley(編),「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eethoven」
3. RITA STEBLIN,「Who was Beethoven’s ‘Elise’? A new solution to the mystery」The Musical Times, Vol. 155, No. 1927 (SUMMER 2014), pp. 3-39
4. BARRY COOPER,「Beethoven’s ‘Elise’: an alternative solution」The Musical Times, Vol. 155, No. 1929 (WINTER 2014), pp. 3-5
5. KLAUS MARTIN KOPITZ,Antonie Klenner「Beethoven’s ‘Elise’ Elisabeth Röckel: a forgotten love story and a famous piano piece」The Musical Times, Vol. 161, No. 1953 (WINTER 2020), pp. 9-26
我們將使用Cookies來追蹤並了解您的瀏覽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與頁面瀏覽追蹤;如按下同意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本網站使用Cookies的詳細的資訊,請參閱隱私權說明。
發表評論